资源描述: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临床探【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回归性分析2010年2月一一2011年12月我院收治102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病原学检测查结果。结果102例患者中病毒抗体IgM检测呈阳性45例,总阳性率44.12%o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5%、柯萨奇病毒(CV)13%、副流感病毒(PIV)10%、腺病毒(ADV)6.12%o在年龄段与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关系中,RSV在1岁内阳性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大阳性率下降。结论RSV是导致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主要分布于1岁以内婴
2、幼儿,因此对该年龄段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小儿应注意对该病毒感染治疗。【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是我国儿童常见多发病,临床上认为病毒、细菌和肺炎支原体是主要病原体。近年来,由于各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下呼吸道感染中细菌感染比例逐渐下降,而病毒感染却呈现逐年上涨趋势,已成为危胁儿童健康主要病原。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主要有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CV)。我院呼吸科收治10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小儿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
3、2011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者102例,其中男55例,女47例;年龄0-10岁,平均年龄2.0+1.7岁。其中支气管肺炎29例、毛细支气管炎2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27例、哮喘2例、急性支气管炎16例,诊断标准参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1.2方法患儿与入院当日或次日抽取静脉血3ml,3000r/min离心,分别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CV)的抗体IgM,试剂由德国维润公司提供
4、,检测设定阳、阴性标准对照,用SERIONeasybase4PL软件自动评估血清中抗体含量。2结果2.1102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检测结果统计,见表lo3讨论3.1ALRI病原体构成及感染原因分析临床研究证实,各种不同感染是造成ALRI重要原因,病毒感染已成为ALRI主要病原,而在病原构成中,RSV是诱发感染主要病原体,这与国外报道较为一致[2]o从表1可以看出,RSV在阳性病原体构成中比例高达32.9%,排名首位。此外,从表2来看,AdV是仅次于RSV造成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占阳性病原体27.1%,PIV、Inf-A也是较
5、为重要致病原,但后者统计后差异并不明显,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Inf-B、MP由于检出率低未作统计学分析。3.2病毒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从表2来看,1岁以内(包括0-6个月和6个月-1岁)小儿病毒感染率最高(7&2%),与国外报道一致[3]。随着年龄逐渐增大感染率逐渐降低。而从表2来看,1岁以内(包括0-6个月和6个月T岁)小儿病毒感染率最高(78.2%),与国外的报道一致[4]。随着年龄逐渐增大感染率逐渐降低。分析原因,以RSV病原体为代表的呼吸道病毒躲在冬季流行,而其他副流感病毒春季多见;而就疾病本身来说,RSV与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
6、管肺炎有直接关系,而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为未接触抗原,尚未建立免疫记忆原因。低龄儿童接触抗原时产生抗体B细胞对于所暴露病毒抗原发生反应,■■■不能在短期产生大量抗体,与尚未建立免疫记忆有关。而性别对病毒感染影响,本文在统计中统计出男性感染率43.2%,女性感染率41.1%,P>0.05,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性别因素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中不明显,这与国外报道较一致。3.3ALRI病原学研究方向ALRI病原学研究必须依赖于足够样本量和统一参考标准。要保证研究可行性,样本收集必须真正来自样本病变部位,检测方法需要一套科学软件
7、来支撑判断结果科学性,而硬件诸如实验试剂试盒等必须在质量上得到保证。从学科角度上来说,病原学研究不应仅局限于微生物学领域,而应扩展到免疫学、流行病学等。实践证明,对ALRI研究必须将病原体分离与快速检测结合起来,加大对其他因素对病原体检出率影响研究,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ALRI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7-1185.[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编辑部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下)[门.中华儿科杂志,2007,45
8、(3):223-227.[3]曹力,卢竞,钱渊等.6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及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19):528-531.[4]HeikkinenT,Valkonen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