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临床运用举例

当归四逆汤临床运用举例

ID:31752938

大小:58.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当归四逆汤临床运用举例_第1页
当归四逆汤临床运用举例_第2页
当归四逆汤临床运用举例_第3页
当归四逆汤临床运用举例_第4页
当归四逆汤临床运用举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归四逆汤临床运用举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归四逆汤临床运用举例刘芳霞(甘肃会宁县中医院730700)【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5-0388-02【关键词】当归四逆汤临床运用当归四逆汤一方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木通(现多用通草)、大枣七味药组成。《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主治阳虚阴盛,血虚寒厥引起的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和不松则痛之证。当归四逆汤是治疗厥阴经证之方,厥阴为三阴之尽,阴尽而阳生,若受寒邪,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脉微而厥。此方以当归补血活血为君,和养厥阴肝脉,佐细辛,其味辛能达三阴,外湿经而内通

2、五脏,通草其性极通,内通窍外通荣。细辛配通草通达内外,和络利经,白芍配甘草以甘酸柔肝缓急而止痛。桂枝辛甘以通阳气,通阳而散寒,大枣补虚。上七药以辛甘并举,酸甘并用,通补兼施,急缓兼顾,是医圣仲景创立且包含温经通络祛痛,补益养荣祛痛和缓急和络祛痛三法的一张治痛良方。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该方三法治疗痛证,效果卓著。报告如下。1腰椎间盘脱出症王某,女,38岁,农民,一九九零年五月七日就症。自述腰臀部挚痛八年余。曾两次住院治疗,症断为腰椎间盘脱出症,均未获效。形体消瘦,扶拐助行,脉细而弱,舌淡,质青紫,苔薄白,切少腹隐痛,饮食欠佳,二便调。腰痛屈伸不利,闭经三年余。细审病因,时值寒冬,

3、月事来潮,夜寐之中,忽遇急事,裸体,赤足出屋,雪中行走一分钟余,次日觉小腹稍冰凉,此后渐至月经量少,腰臀部挚痛,逐渐经闭不行。腰臀部挚痛,活动更甚,己丧失劳动力一年余。辩证:寒邪久羁任督殃及胞宫,则腰臀部挚痛。寒为阴邪,故小腹冰冷。以寒邪凝滞任督,殃及血室论治。立法:温经散寒,通脉止痛。正和温经通络祛痛法,处方:当归四逆汤力口炮附片。方药:酒当归10g、桂枝10即酒白芍10.细辛6g、炮附片30g、(先煮1小时)、通草6g、炙甘草6g、大枣3枚。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共三剂。二诊服上方诸症大减,脉有起色,唯小腹冰冷如故,月事来潮,经量不多,脉柔缓和匀,舌质红润,苔薄白

4、,饮食增进,精神转佳,弃杖而行,上方去黑附片吴萸,守原方四剂以善其后。一年后随访,月事如期,身体康复,能从事体力劳动。按:“不通则痛“见于《素问?举痛论》,是对痛证论述最早的篇章。从论述的内容分析多属实证,如“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气客于厥阴之脉……故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矣/这些论述为“不通则痛”理论奠定了基础。金元时期,李杲在《素问·举痛论》的基础上,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医学发明·泄可去闭萃苗大黄之属》篇中对痛证的病机,明确提岀了“不通则痛”的观点。同时又确立了“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的

5、通利之法。2不孕症陈某,女,36岁,一九九三年八月六日就诊。婚后十年未育,行经腹隐痛。月经迟后七天,经量稀少,多方求治无效,脉细弱,苔少,二便调。辩证:久病暗耗阴血,致血虚而经量稀少,不能荣养胞宫为不孕。阴血不足故脉细,立法以养血补虚,荣络止痛。正合补虚养荣祛痛法,方用当归四逆汤重当加熟地黄茂,全当归20g、黃茂20g、桂枝10g、炒白芍10g、熟地15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3枚。经前七天始服,三剂,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服。嘱下次月经前复诊。二诊服上药药后行经腹隐痛减轻,经量增多,脉细,舌质红润。遵上方再进三剂。三诊月事如常,诸症消失,精神转佳,守上方再进三剂,三月后

6、随访月经如期未至,妊娠实验阳性。后顺产一女婴,母女平安。按:“不荣则痛”在《索问·举痛论》中亦有记载。“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而痛。”《灵枢·玉瘾津液别》篇中提出“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有“身疼痛……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气不足,血少故也。”“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治疗汗后津伤血亏的“身疼痛”。东垣虽确立“不通则痛”的观点,创立了通利之法,但在《兰室秘藏·头痛》中仍记载了血虚头痛,气虚头痛,气血两虚头

7、痛,在治疗上夜主张“调其阴阳,不足则初”等原则。景岳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岀了“心主血脉,血虚则不能养荣筋脉,故腰胁相引而痛。”“转筋踵下痛者,血气少而不能营养筋骨也确立了“虚痛必补”和“不荣则痛”的观点。使痛证的认识更向前发展了一步。“凡属诸痛之虚者,不可以不补也。”“肝血不足……为抽搐,为爪枯,为目眩,为头痛,为胁痛,为少腹痛,为疝痛诸症,凡此皆肝血不荣也。”由于虚痛的客观存在,“不通则痛”不能完全解释和指导临床的应用,故清代著名医学家高士宗又根据虚痛出现的不通现象,在《医学传真·心腹痛》中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