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牙列间隙修复前正畸治疗体会

成人牙列间隙修复前正畸治疗体会

ID:31752717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成人牙列间隙修复前正畸治疗体会_第1页
成人牙列间隙修复前正畸治疗体会_第2页
成人牙列间隙修复前正畸治疗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成人牙列间隙修复前正畸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成人牙列间隙修复前正畸治疗体会胡芳(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牛/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430200)【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牙列间隙患者修复前正畸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利用2011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接诊的83例成人牙列间隙患者就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83例患者,均治疗有效,37例明显有效,占44.58%;不良反应1例,剩余82例恢复时间为7至13天,平均9.71.8天;治疗结束40名患者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39例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5.18%。结论成人牙列间隙修复前正畸治疗对患者有较理想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关键词】牙列间隙正畸治疗

2、修复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综合医学【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100-01牙列间隙意指相邻牙齿间不紧密,出现间隙,引发原因包括骨量大于牙量、前牙或后牙缺失、锥形过小牙、不良习惯、牙周病等[1]。影响患者咀嚼和发音功能的同时,也破坏颜面美观,可能导致一定程度心理障碍,因此需要积极矫正和治疗。木文对我院过去两年接诊的牙列间隙患者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木院进行正畸治疗的成人牙裂间隙病例共83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9例,年龄分布在19岁至54岁,平均年龄37

3、.7±7.58岁。其中,上颌牙弓部位和中切牙部位是发生牙列间隙主要位置;牙列间隙原因包扌舌前牙缺失引起39例、上颌中切牙间多牛牙拔除导致17例、先天骨量大于牙量12例、畸形过小牙9例、牙周病引起6例;牙列间隙形态为80例前牙唇倾,后倾3例。1.2治疗方法治疗前根据患者的病史和初诊情况,评估虑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和修复科医师进行会诊,探讨制定患者的正畸方案,在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并逐步实施。治疗开始前首先彻底清洁口腔,包括去除既往存在的不良修复体等。正畸方法目前主要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主要的步骤是先借助由细到粗的弓丝排齐牙列,再根据正常咬合需求

4、调整牙列间隙,对缺失部位采用光敏复合树脂或烤瓷冠修复,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发咅或咀嚼需求进行功能修复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患者对美观的需求。1.3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患者牙列间隙完全修复,牙齿外观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2)有效:患者牙列间隙基本得到恢复,牙齿外观有较大改善,有轻微的疼痛;(3)无效:患者的牙列间隙修复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牙齿外观无明显改变,有明显疼痛。1.4质量控制病例资料均有详细的历史记录,资料分析吋由专人进行了重复核对,并进行整理分析。2结果2.1整体疗效83例患者经牙列间隙正畸修复后,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37例效果显著,患者牙列间隙完全修复,牙齿外

5、观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占44.58%;其余46例患者牙列间隙基本恢复,牙齿外观有较大改善,但有轻微的疼痛。2.2不良反应和恢复吋间83例患者中,有1例在使用矫正器进行治疗过程中发生牙周病,立即停止了治疗并对其牙周病进行了及吋处理,在牙周病好转后再次进行了正畸治疗,效果明显;排除此例患者后,剩余82例患者恢复时间为7至13天,平均9.71.8天。2.3患者满意度治疗结束后的83名患者的反馈表明,40名患者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39例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5.18%o3讨论传统的修复方法是直接将细小的义齿嵌入牙列间隙中,但是这种修复方法不仅对牙齿的美观程度起不到改善作用,而

6、口容易发生损坏,不具有稳定性,牙龈还容易发生炎症反应[2]。修复前先行正畸治疗比采用单纯、直接的修复方法有更理想的治疗效果[3],口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恢复时间更短、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对于正畸治疗的矫治技术常见的包括方丝弓矫治、直丝弓矫治,其中后者矫治器的设计是缘于前者,二者总体治疗改善程度相同[4],本研究中仍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该方法主要针对出现前牙唇倾、下前牙唇倾及间隙较小的患者。在长期接待寻求正畸治疗患者的经验中,我们发现多数成人患者由于机体发育均已停止,矫正吋牙齿移动的阻力较大[5],而另一方面他们寻求医疗服务的动机除了希望发音或咀嚼功能更接近正常外,矫正口唇

7、区的外观从而改善整体容貌的意愿可能更为强烈。鉴于此,正畸治疗后唇齿外观的恢复程度往往也是影响他们对治疗结果满意与否评价的一个直观而且重要的因素。本研究中83名患者正畸治疗后修复全部有效,不良反应仅发生1例,恢复吋间和相关报道类似⑸。治疗结束一段吋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反馈的满意程度较高,侧面表明当前釆取的牙列间隙修复前正畸治疗技术和方法效果良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同步恢复,在患者中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参考文献⑴韦盛豪•牙列间隙修复前正畸治疗体会卩]・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0):1506-1507.⑵祝春来,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