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探索及实践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探索及实践

ID:31745358

大小:70.9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7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探索及实践_第1页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探索及实践_第2页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探索及实践_第3页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探索及实践_第4页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探索及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探索及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探索及实践摘要:提问的艺术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一个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扭转被动的课堂局面。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精彩的问题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文章从课堂提问的前提、关键、技巧等方面来阐述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之艺术。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技巧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112-03钱梦龙先生说:''问题问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入水面,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的浪花。”善教者必善问。一个善教的老师,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全体学生的深入思考

2、,课堂气氛活跃。而一个不善教的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不知如何作答,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可见,提问是要讲究艺术的。“一篇现代课文,无论长短,教师讲解时不必面面俱到。一篇课文,学生真正不明白的只是40%左右。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找到课文的切入点,提出精彩巧妙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设计好的课堂问题的前提设计好的课堂问题的前提是吃透教材。吃透教材,教师必须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白作者的真实意图,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吃透教材,教师就要变作者的意图为自己的意图,变作者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吃透教材后,教师就会找到

3、课文教学的切入点,把自己的理解和课堂学习重难点转化为课堂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理解文本,提高能力。如阅读《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其中的“错”包含了陆游怎样的情绪?(一面是母命难违,又不能怨恨母亲;是旧情难了,又无法再续前缘。诸种矛盾交织在陆游心中,剪不断,理还乱,连用三个“错”,抒发了这种愁肠百结、越理越乱的复杂情绪。大错铸成,于事无补,含恨终身。“错”应当理解为错综复杂。)教师以三个“错”作为课文讲解的切入点,巧妙地将本词的教学重难点转化为提问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深入具体词句中探究答案,自主完成学习

4、任务。二、课堂提问的关键一一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课堂提问的关键在于问题要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及他们感到的困惑,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超前于学生发展并引导发展,从而填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鸿沟。教师应当将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达到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目的。设置的问题一旦较准确地指向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后,教与学的各环节难度会增大,教师就要对超出学生能力的因素加以控制,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点拨,使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下去。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见到林黛玉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

5、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教师提问:“凤姐的话一石三鸟,顾及了在场的哪些人的感受?这说明凤姐是个怎样的人?文中除了用语言来写凤姐,还用了什么方法?结合课文加以分析。”教师设置的问题指向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凤姐话中的含义及其性格,还创造了新的最近发展区,也使学生的阅读活动变得更加有效。三、课堂提问的技巧要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要设计出促进师生交流、活跃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讲究提问的技巧,有效提问的技巧包括问法新颖、形式多样。1

6、•问法新颖。孔子说:“不愤不启,不1■非不发。”教师设置问题的难度、呈现方式、提出时机都要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符合学生的心理。同一个问题,教师设计的问法新颖,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问法主要包括循序渐进法、将错就错法、旁敲侧技法等。(1)循序渐进法是指教师将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化解为有梯度性的小问题,循序渐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节与主旨。例如,阅读《再塑生命的人》时,如果直接设置成复述海伦•凯勒的故事则效果不理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如将它设计成梯度性的问题:三个故事中,大家最喜欢哪个故事?说明理由。为什么会选这三个故事?三个故事

7、的排列顺序是否可变换?这三个故事是如何衔接的?第一个问题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愿意说说自己喜欢的故事。这就把语言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紧接着前一个问题,讨论选材的典型性问题;第三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解决,而且对学生的写作也有指导意义;第四个问题设计写作特点,学生经过讨论可以独立完成。循序渐进提问法既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又能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1)将错就错法是指学生在阅读时出现一些理解误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错误资源”,加以导问,以求达到理想的理解效果。如阅读《荷塘月色》,教师问:“'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

8、像笼着轻纱的梦'中的描写对象是什么?”生1:“这句话的描写的对象是叶子和花。”笔者就抓住学生的这个“错误资源”,接着问:“叶子和花之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