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ID:31743403

大小:57.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孙凤艳(辽宁省朝阳市第四医院122000)【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185-02【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⑴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64例经痰药敏结果证实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治疗方案:强化期3个月,PAS(10.0)、异烟脐(0.3)、阿米卡星(0.4)注射剂三化静滴,利福喷丁胶囊0.6每周2次口服,毗嗪酰胺0.5S3次口服,乙胺丁醇0.75日1次口服,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日2次静滴;巩固期9个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月

2、井片0.3H3次口服,利福喷丁胶囊0.6每周2次口服,乙胺丁醇片0.75H1次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2日2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全程加用中药肺结核丸。观察两组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情况。结果痰菌阴转率:第3月末治疗组81.3%,对照组56.3%;第12月末治疗组87.5%,对照组62.5%o疗程结束时病灶吸收率:治疗组84.3%,对照组62.5%;空洞闭合及缩小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9.0%。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为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提供了

3、新的研究方向。【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肺结核丸耐多药肺结核疗效WHO新版UMDR-TB治疗指南”中将MDR-TB治疗策略归纳为个体化治疗、经验治疗和标准化治疗三种形式⑵。临床治疗指南结核病分册指出,耐药、耐多药结核病亦可釆用综合疗法。为此,我们在西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观察痰菌阴转及肺部病灶吸收情况。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纳入标准: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经痰药敏试验结果证实为耐多药,X线证实有活动病变的肺结核患者64例。年龄20-65岁,无心、肝、肾疾病,无糖尿病及精神病,非孕妇,抗HIV阴性。1.2分组情况64

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及体症、X线病变范围及空洞、痰菌涂培结果在统计学上无差异。1.3治疗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西药治疗方案均为强化期3个月,PAS(10.0)、异烟月井(0.3)、阿米卡星(0.4)注射剂三化静滴,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日2次静滴,利福喷丁胶囊0.6每周2次口服,毗嗪酰胺0.5日3次口服,乙胺丁醇0.75日1次口服;巩固期9个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耕片0.3日3次口服,利福喷丁胶囊0.6每周2次口服,乙胺丁醇片0.75日1次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2H2次口服。治疗组全程加用中药肺结核丸9克日2次口服,

5、肺结核丸有益气养阴、润肺止咳、清肺化痰之功效,由芜湖张恒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4观察项目⑴痰菌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第3、11>12月末各查痰3次,观察强化期及完成疗程吋的痰菌阴转率。(2)X线病灶情况:两组均在第3、6、9、12月末复查胸片1次,观察疗程结束吋病灶及空洞吸收情况。病灶和空洞结果判定标准分别为显吸、吸收、不变、恶化和闭合、缩小、不变、增大⑶。⑶每3个月查1次肝功、肾功、血尿常规,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1.5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2结果2.1痰细菌学强化期3月末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1.3%,对照组56.3%,χ2=4.65,

6、P<0.05;疗程结束12月末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7.5%,对照组62.5%,χ2=5.34,P<0.05o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性。见表表1痰菌阴转情况分组例数3月末阴转率(%)疗程结束阴转率(%)治疗组87.5(28/32)3281.3(26/32)对照组3256.3(18/32)62.5(20/32)2.2影像学按照观察项目提供的标准判定,12个月疗程末治疗组病灶吸收率84.3%,对照组62.5%,χ2=3.92,P<0.05;空洞闭合、缩小率治疗组90.0%(27/30),对照组69.0%(20/29),χ2=4.

7、03,P<0.05。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性。见表2。表2疗程结束时病灶情况显著吸收例数(%)分组例数吸收例数(%)不变例数(%)恶化例数(%)治疗组3220(62.5)7(21.9)5(15.6)0(0)对照组3216(50.0)4(12.5)10(31.3)2(6.25)2.3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转氨酶升高2例,胃部不适1例。对照组出现转氨酶升高3例,经保肝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影响疗程。3讨论我国2000年第4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病率已明显高于全球水平,是我国结核病疫情控制不力的最主要原因。由于耐药、耐多药结核病难以治

8、愈,加上经费困难,新药贫乏,抗结核药物供应不全,致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