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估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采用西药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7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梅丸加减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中医症状、血糖血脂变化和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髙于对照组(PV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餐后2小时血糖、HbAlC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V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
2、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能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的血糖达标率。关键词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疗效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胰岛素不同程度地抵抗,以及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功能逐渐衰竭,同时高胰岛素血症在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l]o如何早期保护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尤为重要。为探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以及遏制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效果,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跟踪观察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
3、与方法本组142例,男68例,女74例,年龄37〜71岁,平均45.4±12.7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且经检验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程0.5〜2年,无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经糖尿病饮食控制、运动,血糖仍不能达到理想标准,即FPG>8.Ommo1/L,餐后2小时血糖>11.lmmol/L,HbAlc>7.5%,持续>1个月者。将全部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在年龄、病程、血浆胰岛素释放试验、FPG、餐后2小时血糖、HbAlc
4、、BMI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和运动疗法等基础治疗,原用口服降糖西药种类、剂量不变。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乌梅丸加减:乌梅60g,人参15g(另包),附片10g(先煎30分钟),干姜12g,肉桂6g,黄连6g,黄柏6g,蜀椒3g,当归10g,青皮10go若多饮偏重,加玄参15g,兼便结者加大黄3g;多食为主,重用黄连15g,加吴茱萸6g,兼痰多者加该仁15g;多尿为主,重用肉桂10g,加泽泻15go12周1个疗程。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短疗程期满中医证
5、候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260%,空腹血糖V7.O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8.2mmol/L;②有效:短疗程期满中医证候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230%,空腹血糖V&2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V10.0mmol/L;③无效:短疗程期满中医证候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血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证候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
6、0.05),见表lo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两组血糖变化比较:观察组餐后2小时血糖、HbAlC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V0.05),见表3。不良反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讨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等压力加大,环境的逐渐恶化等内外在因素的干扰,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糖尿病是全身系统的代谢疾病,后期并发症多,所以,临床上发现后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是治疗的关键⑵。乌梅丸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多食、多饮、多尿症型,之所以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7、,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主要针对的病机是阴虚阳亏、脏寒胃热。方中乌梅性平,味酸、涩,成分含有:枸椽酸及少量苹果酸、琥珀酸、苯甲酸、谷笛醇、齐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