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转化思想运用策略浅探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转化思想运用策略浅探

ID:31737759

大小:60.3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7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转化思想运用策略浅探_第1页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转化思想运用策略浅探_第2页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转化思想运用策略浅探_第3页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转化思想运用策略浅探_第4页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转化思想运用策略浅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转化思想运用策略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靛转化”思想应用策略浅探【摘要】“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其本质是把原问题尽可能转化为能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而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解决数学问题也就是一次次从未知转化成已知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掌握到转化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对未知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转化思想任何一个新知识,总是原有知识发展和转化的结果。“转化”思想其教学价值在于引导学牛将未知转化成已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

2、容,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观点去学习新知识、分析新问题,从而提高数学能力。“转化”思想作为核心数学思想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究背景在五年级上册,当学了组合图形面积后,学生明确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是转化为基本图形的面积,然后运用加减原理计算。我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下图(图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反馈结果却出现了两种方法:解法一:(5+2)X3F2-2X3三2二7.5(平方厘米)解法二:3X54-2=7.5(平方厘米)统计结果全班(50人):解法一占76%,而且都能解释为什么这样算的理由,就是把组合图形转化为梯形面积减去空白三角形面积,这与刚学习的组

3、合图形面积解法先相吻合(转化为基木图形面积来计算),这也是自己心中所期望的;解法二占24%,当时我心中一紧,这些孩子怎么回事?孩子的解释:两块阴影部分是三角形,底的和是5厘米,高相等,都是3厘米,因此3X5一2=7.5(平方厘米)就是阴影部分面积。听后我不禁汗颜:看来自己是就题论题了,谢天谢地!接着,我马上调整教学,出示求图2求阴影部分面积。由于有图1的基础,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3X5一2=7.5(平方厘米),统计分析如下:生甲:设图2下底为3厘米,(5+3)X34-2-3X3^-2=7.5(平方厘米)。(统计有28人,其特点是假设的下底数据不尽相同,明显是受图1第一种方法的启示,举例说明,

4、实现转化,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生乙:阴影部分是两个三角形,单独求面积各自的底未知,但是他们底的和是5厘米,高都是3厘米,因此3X54-2=7.5(平方厘米)就是阴影部分面积。(统计有20人,其特征是是对解法二的消化,根据两个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实现转化)生丙边画出图3边解释:假设空白部分的顶点在下底上,它的位置移动后,与原来的三角形面积一样大,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也不变,3X54-2=7.5(平方厘米)。(有2人,这是运用图形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进行等积转化)可以看出,三种方法虽然思维层次各不相同,但难能可贵的是都蕴含了转化的思想,我为孩子的聪明所折服,此时我趁热打铁,再一次引导学牛归纳解题关键是运

5、用转化的方法分析解答。接着岀示图4比较甲和乙的大小,图4乍看缺少条件,不能解答,历届学生在初次解答中,选择无法比较的高达65%,这主要是不了解甲和乙的面积可以通过等积转化推导出面积相等。然而此节课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牛自然运用转化的方法解答,一种是举例说明,一种是等积转化,在小组合作中通过讨论验证,一致得出甲与乙的面积相等。我不禁感叹:转化思想的威力是多么强大!当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完美结合时,我们的教学是多么的轻松美妙!数学转化思想应用策略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二、“转化思想”遭遇尴尬数学知识本身非常重要,但它不是决定因素,真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生受益的是数学思想。但

6、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转化思想方法的渗透究竞要进行到什么程度,许多老师感到模糊不清。1.教师忽视。大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具体知识、技能的训练要求明确,却忽视数学思想的要求;注重知识的结论,消弱知识形成过程中思想方法的训练;应用中注重就题论题,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小结时注重知识系统的整理,忽视思想方法的归纳提高。经常听到教师长吁短叹:“这么'简单'的题目,我都不知道讲了n次了,学生还是不会做,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当学牛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时,教师不是从自身查找原因,却归罪与学生,殊不知是教师在教学中就题论题,忽视了数学思想的渗透。2.学生层面。往往在练习中会听到学生埋怨「'太难了,

7、这道(几道)题老师没有讲过!”在一次数学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吋行40千米,返回每时行60千米,求汽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此题为五上得一次提高练习)。绝大部分学生列式为(40+60)^2=50(km)o理由是汽车来回开了两次,只要用两次的速度之和除以2,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如果学生紧抓速度二路程三时间,就会发现关键是:两地路程未知,只要假设路程为具体数据,转化为普通行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或者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