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23382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1.1认识三角形(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1认识三角形一、背景介绍及教学资料三角形是几何图形中的基本图形,是构造较为复杂图形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了图形的初步认识后安排了本教材的内容,是符合七年级学生认知规律的,也为进一步研究其它几何图形奠定基础。教材安排了让学生观察铁塔的构造以及让学生动手做三角形等情景,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和研究三角形是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了解到复杂的图形是由简单的图形构造而成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关教学资料可查阅初中数学网。(http://www.aswis.net/464717/index.asp)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三角形是学生熟悉的图形,本
2、节以学生观察房子的屋架等所包含的三角形出发,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基本要素(边、角和顶点)及其表示法,进一步展开对三角形性质的讨论。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必要性,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三角形的特点。关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的获得,教材安排了一个情景,通过学生的思考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动手测量,最后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结论进一步说明,这样就将直观操作与简单推理结合在一起。对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性质,只需通过简单的变式得到结论即可。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
3、基本要素。2、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并会初步应用它们来解决问题。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教学准备:刻度尺图钉若干细线硬纸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说明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1、展示一组图形,如:铁塔、桥梁、房顶三角架等。问:从图中你能找出比较熟悉的几何图形吗?(学生可能会回答: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出问题。)2、对于三角形,你们已经了解了哪些方面的知识?3、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动手画三角
4、形)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同时结合复习的方法,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熟悉感。二、学习概念,探求规律。1、讲一讲:根据学生自己所画的三角形,让他们先讲一讲什么叫三角形,然后教师予以规范,板书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相关概念:三角形的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三角形的内角: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简称三角形的角)。记作:三角形的符号为“△”。如图,三角形ABC记作△ABC。边:AB、AC、BC。角:∠A、∠B、∠C2、练一练:(1)、请你找出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并指出每个三角形的边与内角。(2)
5、、练习:教科书第3页第1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并与同伴交流各自找出的三角形。3、说一说: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看到的三角形例子。三、动手实践,合作探究。1、请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三个图钉,固定在一硬纸板的A、B、C上,用一根细绳绕A、B、C一周,组成三角形ABC(如图)。分四人小组完成下列四个问题:①目测哪条边最长?②比较最长的一条边与其他两边的和,哪一个更长?③改变图钉A的位置(仍组成△ABC),结论有没有改变?由此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实例或实践活动,归纳出什么叫三角形。使学生通过观察、理解,从而掌握三角形表示方法的一般规律。学生
6、活动时,教师提示学生找出所有的三角形,体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严密性。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参与探究的意识。④请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你的结论。a2、通过学生的实践、猜测,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并加以修正,归纳结论:①文字表述: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baac②几何语言:把△ABC的三个顶点A、B、C的对边BC、AC、AB分别记为a.b.c,就有a+b>c,a+c>b,b+c>a.四、理清思路,体验转化。1、例题:教科书第3页例1
7、。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后回答。①你有什么方法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②你能用较简便的方法进行判断吗?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解题过程,然后再提问:将任何两线段的和改为两线段的差,又将出现怎样的结论?为什么?解后反思: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①用较小两边的和与最大边的大小比较。②也可用最大边与最小边的差与第三边的大小比较。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还有以下结论: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都小于第三边。2、练习:教科书第3-4页2、3题。分四大组进行竞赛,看哪一组同学做得又快又好。教师根据学生练习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点评。五、合作探究,延伸提高。建议
8、以3-4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