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教案

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教案

ID:31712873

大小:61.7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7

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教案_第1页
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教案_第2页
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教案_第3页
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教案_第4页
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9.古诗两首教材及作者简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认为是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认为是育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认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一般认为是

2、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这是两首想彖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前者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要区别对待,把握尺度。诗歌本来就是-•种较之其他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李商隐的作品在这方面更为典型。对《嫦娥》的多义不必给学生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乞巧》、《嫦娥》,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屮的丰富想彖。2、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2、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课时安排:两

3、课时教具准备:1、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学1、导语: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古诗,回忆一下,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朗诵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牛背古诗2、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有关传说的古诗,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二、自学(1)借助拼咅朗诵古诗。(2)认读牛字,学记牛字。(3)边读边温习课前资料,整体了解古诗大意。(4)作者林杰,通过课外资料查找,你对他有哪些了解?(5)根据注释和你对查找资料的理解,说说“乞巧”为题有什么含义呢?三、展不1.学牛汇报学习效果:(1)读准字音:乞巧霄渡(2)掌握字形:今宵碧霄渡

4、尽(3)指名朗读故事,指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林杰,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5)乞巧是古代节口,在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四、探究1、大声朗读古诗,知作者,解诗意。①读一读古诗下边的注释,并结合字典的帮助,理解古诗的意思。第一句:农历初七的夜晚,遥望浩瀚无际的青天。第二句:牛郎和织女再鹊桥相会。第三句:家家的女孩子都仰望天空,对着月亮,乞求智巧。第四句:

5、女孩子们个个将线从针孔穿过,有万条之多。②根据古诗层次理解诗意:前两句叙述的是牛郎和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待得清清楚楚。①朗读古诗,作者把这一神话故事与人们的行动相结合,人们为什么这样做?正因为这美丽的传说深深地牵动着美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人们都愿追求幸福的心愿在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能得以实现。②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人们的不同心愿,你能想象当时人们会有哪些心愿吗?作者能很清楚、简明、生动堤坝神话传说与乞巧节相融合在一起,使我们也感受到当时人们乞取智

6、巧、追求幸福的心愿,也给了我们大胆想象的空间,这首诗令我们走进了快乐欢庆的日子。五、总结古诗方法我们学习古诗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读故事、知作者、解诗题、懂诗意、站想象、悟诗情,掌握这一方法,你们可以更多的学习故事,掌握古诗。六、随堂检测1.默写古诗。《乞巧》作者朝代2•七夕指的是农历,是传说屮鹊桥相会的口子。“宵”的意思是,“霄”的意思是O3.这首诗表现人们过节时的心愿。参考答案:1.乞巧林杰唐代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2.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宵”的意思

7、是晚上。“霄”的意思是云;天空。3•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第二课时一、导学同学们,喜欢音乐动画吗?…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熟悉的旋律。播放动画《但愿人长久》当优美的旋律响起,老师听到不少同学情不自禁跟着轻轻哼唱起来。这么美的词,知道是谁写的吗?…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明月几时有》读着这首词,相信你跟老师跟苏轼一样,都被与月亮有关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所吸引着,是什么故事?《嫦娥奔刀》二、自学1•了解《嫦娥奔月》故事。1.揭题2.通读古诗3.了解诗文,走进作者。三、展751•哪位同学愿意上來把这个故事讲得更清楚。指名一个学生上台,

8、师生合作把故事说完整。1.揭题。美丽的神话故事总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所以千年流传,家喻户晓。不仅仅是苏轼,早在他之前,唐朝诗人李商隐也曾借着刀亮上的神话作了一首诗《嫦娥》。2.反复读,将古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岀一定的节奏和韵律。3.作者李商隐同学们说说他的资料。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