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的可持续发展要素

浅析人的可持续发展要素

ID:31697356

大小:56.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浅析人的可持续发展要素_第1页
浅析人的可持续发展要素_第2页
浅析人的可持续发展要素_第3页
浅析人的可持续发展要素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人的可持续发展要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人的可持续发展要素李梅(保山学院教育学院,云南保山678000)摘要:教育要让学牛终牛乐学、好学、会学,不断发展人的潜能,让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形成教育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坚决克服“应试教育”模式下以损害人的长远发展利益为代价的行为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要素,牢度树立起“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现代教育理念。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2教育的作用是什么?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现代教育功能观认为“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教

2、”。把“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引入人的发展中,具有其现实意义。一、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历史背景二战以后人们釆用了一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以最大限度地追求国民牛产总值的增长,并把工业化程度作为发展标准,无节制地开发地球资源,结果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发现地球变丑了、变穷了,地球资源迅速枯竭,牛态失去平衡,濒危物种增多,人类已经走进一个由人口、贫困、恶劣环境构成的困境。人类这种以损害牛态的长远发展利益为代价的行为给人类带来惩罚,人们开始探索发展的策略。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正式使用了可持续

3、发展概念,并对之做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100多种,但被广泛接受影响最大的仍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平衡观念,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代人类为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而采取的明智抉择。无独有偶,我们的教育也出现了类似

4、的困境,我国的“应试教育”由于在教育中不当地开发自我而造成另一种“生态恶化”,使儿童内在自然生态畸形化,许多儿童原本和谐的天赋秉性受到人为破坏,儿童身心的畸形化埋下以后片面发展的胚芽,它将带来创造力资源的重大浪费,并导致人的种种缺憾和不幸,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智力水平低。2•身心疾病多。3.人格不健全。4•生存适应能力差。由于注意到儿童内在自然恶化的现实,于是人们从教育功能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应试教育”的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追求升学率为唯-目标的急功近利的行为,磨灭了教育为人与社会发展的长期效率。其二,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选择淘汰取代了教育自身的育人功能。

5、其三,使面向一切人的现代大众化教育,退化到了面向少数优生的小众教育。其四,忽视人的主体价值,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应试的机器,其至是学校用以张扬自己成绩的工具。其五,强化了“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封建腐朽教育观,造就了大批轻视和远离劳动生活的无所事事者。随着人们对“应试教育”弊端的清醒认识,素质教育、终生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促使教育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人们提出“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战略。人类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二、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内部的本体功能从

6、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人们总是从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论证教育功能的。教育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就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生态功能。教育对人所发挥的作用就是教育的育人功能。现代教育功能观把教育对社会的作用理解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教”,把教育对人的作用理解为“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并且认识到,现代社会,无论教育功能将拓展到怎样的范围,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自身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所以,教育必须把“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视作内部的本体功能,努力促进教育两大功能的和谐统一。三、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素教育要让学生终生乐学、好学、会学,

7、不断发展人的潜能,让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形成教育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此,要关注以下要素:(-)学生的主体精神与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是认识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主体性是学生的内在属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二是我们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发展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承认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就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坚持民主作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