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96488
大小:55.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浅谈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的目标预设与切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的目标预设与切入♦赵书平河北省邢台县路罗中学054014摘要:实施探究性学习,最关键的是要有明确的探究目标,即备课意义上的目标预设,合理准确的目标预设是语文课实效和出彩的关键。学段不同,册次不同,文木的特点及所处位置不同,教学目标的预设就不同。目标预设要“问题化”。“问题”在哪里设置?“探究”从哪里入手?这就涉及到课堂探究的切入点。这里的“切入”即指切入文木、切入学牛、切入教学预设即“目标预设”。关键词:目标预设课程标准学段特点文木特点切入探究一、目标预设应紧扣《语文课程标准》比如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2、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中”,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不同阶段可以有所侧重,体现循序渐进”。这就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提了一个硬性要求:一节语文阅读课必须安排适量的学牛朗读。“不闻学牛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比如“阅读分析”,过去的大纲中,分段、概括段意是中年级训练的重点,而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基木没有涉及“段落”这一概念,要求我们“要把分段、概括段意作为把握内容、体会情感的一种手段来看待”。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多少教师准确把握了这一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究竞
3、还有多少语文教师依然长年累月地重复着“介绍背景一一了解作者一一划分结构一一概括段意一一归纳中心一一总结写作特点”这一连学生都倒背如流的老传统?这一点在教学设计时是否考虑到了?二、目标预设应紧扣学段特点这里所指的“学段特点”既指新课标中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与要求的特点,也指初中各学段中学牛的阅读基础、习惯、兴趣及阅读品质等学习特点。比如七年级语文,注重语文与牛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对记叙文的整体感知能力,在语文的听、说、读、写学习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的情感,丰富语文素养,逐步培养学生读书、笔记的好习惯。那么教学《月亮上的足迹》
4、一课,可将“引导学生梳理本文的记叙要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复述能力”作为重点目标预设;教学叙事、情节类的《伟大的悲剧》、《音乐巨人贝多芬》可将教学过程目标重点预设为“朗读课文一一梳理信息一一挖掘文本一一评价人物一一畅谈学文启示”。三、目标预设应紧扣文本特点阅读课要上好,备好课是前提;课堂要出彩,合理准确的目标预设是关键。语文阅读教学是以“问题的探究”为中心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那么“问题”在哪里设置?“探究”从哪里入手?这里的“切入”是指如何切入文本,如何引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激活课堂参与,如何切入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
5、难点即切入“目标预设”。1・可以从标题设疑切入探究。如教学《登上地球之巅》时不妨这样导入:课题中“巅”是什么意思?地球之巅是指什么?是谁什么吋间怎样登上地球之巅的?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师可这样质疑导学:从这一标题我们可以看岀罗布泊原来曾是一个仙湖,那么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现在怎么样?将来又如何?你对罗布泊的消逝有何感想?这样的设疑切入既提挈课文内容又激活了学生的课堂探究热情。2•可以抓“文眼”从文末切入探究。如教学《老王》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教师不妨这样设问:“文中的老王是干什么的?(待答后)是什么原因使杨绛这位作家
6、塑造了‘老王’这-一形象?哪-一句集中表现了作者对老王的态度和情感?”之后就抓住“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步行者的愧炸”引申开去,抓住关键性词句反复朗读品味,把文本的人文价值挖深挖透,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引向高度。3•可以从文章的章法、句法上切入探究。如教学《春》、《安塞腰鼓》、《苏州园林》等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在对章法、写法进行探究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作文能力。4•可以从课文的空白点切入探究。课文的空白点往往也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体会作者感情、内化情感的最好途径。如教学《孔乙己》一文,可就“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一句
7、设问「'孔乙己真的死了吗?是怎么死的?”抓住这个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使学生对1口中国的社会、对I口社会的人情冷暖、对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源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可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切入探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探究的问题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生往往跃跃欲试,学习的动机较为强烈,学习的情绪也较为高涨,接受和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如教学朱自清《背影》一课时这样设问导入:“提到母爱我们常常想到‘细腻的慈爱’、&Isquo;体贴的疼爱&r
8、squo;,会想起母亲憔悴的面容、慈祥的眼睛、干裂的双手等形象;谈到父爱我们会想到什么词语?又会勾起对父亲什么形象的冋忆?你最难忘父亲的什么?”这一激问,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思绪引向个人的生活经验,奠定了本文学习的情感基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