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92538
大小:61.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红楼梦》落花的隐喻意图及译者的策略适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红楼梦》“落花”的隐喻意图及译者的策略适应李昕长治医学院外语教学部摘要:概念隐喻旨在通过两类事物Z间的相似性用一种事物的特征去反映另一种事物的类比特征。《红楼梦“葬花词”》中的“落花”作为源域映射了日标域“林黛玉的命运”,这一意象的构建无疑成为了译者的翻译难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先牛都用直译适应了这一意象的翻译。政治意识形态会对译者的策略选择给予一定的约束,这导致杨宪益夫妇的中立态度和霍克斯先生同情感强烈的两译本之间的区别。关键词:落花;隐喻;策略适应;作者简介:李昕,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收稿日期:2017-5-17Rece
2、ived:2017-5-17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隐喻糅合了其初始阶段修辞手法内在的特征已经由其原来的修辞手法上升为一种作者意图阐释的创作手法。隐喻视角下的《红楼梦》“落花”意象研究是突破传统语言层面研究的《红楼梦》认知研究。Lakoff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从定义的视角给认知语言学范畴的隐喻一个合理的定位。国内陈道明、王斌、王寅、宋德生等著名学者也在用概念隐喻理论探索翻译研究。一般而言,概念隐喻是指用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类事物去理解另一类事物的认知过程,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隐喻是原作者创作《红楼梦》的具有独特创意的语言艺术表现手法,也是他
3、自身创作思维和对当时世界判断的观念体现。而“月,,“花,,“红,,等意象则是原作者实现隐喻手法创作的主要手段。笔者旨在通过对“落花”意象的现象分析,探索原作者的“落花”隐喻构建意图及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先生对这一意象翻译策略的适应。1“落花”的隐喻特征分析“落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历来有之,是写诗作赋必不可少的经典意象。东晋陶渊明曾将“落花”描述为“落英缤纷”,意指花落纷纷之雪花般飘零状,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唐朝时诗歌盛行的时期,更少不了“落花”这一传统意象,如王维《鸟鸣涧》中的“人闲桂花落,夜景春山空”。作者用通感的手法将“花落”的动与“人闲
4、”的静巧妙地结合起來。花开花落只有人处于“空”的境界才能体会得到,尤其是在黑夜,因为诗人放下了对世俗杂念的执着迷恋,才真正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飘零乖落的过程。这里的“落花”给人一种轻柔、舒缓的心理美感体验。再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意指江南风景秀丽,原本是人们畅游佳吟的地方,而诗人面临的竟然是“落花时节”和不堪回首的浪迹艺人。“落花时节”描写浑成无迹,隐喻了颓废衰落的世态霉运、动荡凌乱的社会狼狈和诗人自己的体弱衰病及流利漂泊。至此可见,“落花”已开始逐渐失去其美感,在诗词中渐渐转向悲戚的意象抒发。明朝
5、唐寅在其三十余首《落花诗》中彻底完成了这一转变。如:“佛前但祈拈花手,思借慈航解落愁”意指诗人做诗吋的伤春情感,就连一笔一划都受落花牵动。《红楼梦》屮的“落花”意彖主要体现在林黛玉的《葬花吟》屮,原作者用“落花”作为目标域,映射源域“林黛玉”深情幽怨的内心惆怅。在这一首意味深长的《葬花吟》中,多处提及“落花”(曹雪芹,1982),分别为:(1)花谢花飞花满天,意指花儿都开始枯谢,风儿吹得落花漫天飘零。作者借林黛玉之口抒发自己对古代女人被岁月无情抛弃的爱怜之心。(2)忍踏落花来复去,意思是看着满地落花,怎么忍心踏着来来去去?林黛玉看着满地落花
6、,想着自己的命运何不如此?悲戚中蕴含着爱怜,无奈中深藏着不忍。(3)花开易见落难寻,意思是花开枝头显而易见,美艳招人,一旦落到地上,面目全非,成了被抛弃的对象,找见其中一片是何等的不易。林黛玉看清世事,觉察自己就像这落花,年轻时娇艳动人,引人注意,年老色衰吋就像地上的落花,被无情地抛弃而鲜有提及。(4)花魂鸟魂总难留,意思是无论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鸟儿的亡灵一个也留不住,问问鸟儿吧鸟儿偏不说话;问问花儿吧花儿也低头不语。林黛玉用此意象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与伤痛。(5)随花飞到天尽头,意思是和花儿一样飞到天边的极乐世界去,表达了林黛玉牛不如死的百无
7、聊赖的心境。(6)试看春残花渐落,林黛玉将“残花渐渐垂落”作为源域,映射“红颜老死”这一目标域,触景生情,悲从屮來。(7)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一句达到了葬花吟的高潮部分,人死后就会像花垂落一样不为人知,伤至极,泪泉涌。虽然原著作者在《红楼梦》其它处也曾提及“落花”意象,但《葬花吟》中较为集中,也能够完整地折射原作者对“落花”的意象性表达寄托。1“落花”的创作意图分析概念隐喻在小说中的作用便是通过此物言说彼物,让作者的表达含蓄而耐人寻味。过于直白的表述会使小说失去品味的价值,通过此物的感受去体会彼物的心理反映既会强化读者的心智体验,也会使较为牛
8、僻的感受熟悉化。但不是所有的此物都可以言说彼物,其间必然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在《葬花吟》中,无论是“落花”还是“林黛玉的悲诉”,都是读者熟知的意彖,原作者并不是要告诉读者新的信息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