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ID:31682429

大小:8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_第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目标导学】了解“一五”计划;理解三大改造;了解中共八大;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知识导学】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的经济建设国民经济恢复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一五计划主要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特点:优先发展:东北地区为重工业基地。成就:钢铁公司、第一汽车制造厂、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

2、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吋间:从年开始,至年底基本完成内容:农业:组织农民参加,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与农业大体相同;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到赎买政策,掀起全行业高潮(和平过渡)。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标志着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來(1956年底)。特点: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二、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的经济建设正确中共八大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失误“大跃进”特征片面要求、,急于求成和片面

3、追求经济建设发展的高速度,忽视了。表现提出“超英赶美〃的奋斗目标;农业战线放"卫星〃;全民大炼钢铁(高指标浮夸风)危害不但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征规模;公有化程度。表现初期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集中生产;大办。危害严重侵犯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挫伤了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正确实行背景年~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來最严重的经济怵1方针难(三年困难时期)结果经济逐步得到。三、国民经济的刼难1.原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并扩展到经济领域。2.表现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许多行之有

4、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3.调整仃)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2)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状态。【问题导学】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局面的?2、分析建国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3、简述三大改造的内容、实质、意义?4、中共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失误有哪些?产生了什么影响?之后采取了什么纠正拾施?其结果如何?【课后练习】1.读《“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对表格所反映的

5、内容认识正确的是()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农业4.5轻匚业12.8重工业25.41953年农轻建比例C%>52.829-617.61957年农轻硕比例C%》43・529・227.3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阅读下表分析,引起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52年与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变化表年份禺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済资本主m;:齐195219%1.5%~72%J7%195733%56%8%

6、1%以下A.新中国的成立B.

7、优先发展重工业C.苏联的支援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A.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工业总产值(亿元)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3.下边是“1957〜1960年工

8、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全而的是()A.屮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提高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4.据统计,1949〜1960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4%迅速上升至66.6%,1961〜1966年这一比值降至51%。这一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八字方针”的实施B.“文化大革命”的破坏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D.自然灾害的发生5.中国经济在1965〜1976年出现了三次复苏回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