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人教版必修)

历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人教版必修)

ID:24485103

大小:355.4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4

历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人教版必修)_第1页
历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人教版必修)_第2页
历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人教版必修)_第3页
历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人教版必修)_第4页
历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人教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知识梳理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_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2.概况(1)恢复国民经济①表现:到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②意义:为国家开展_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实行一五计划①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②时间:1953-1957年。③内容a.优先发展。b.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进行改造。④成就:、长春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⑤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三大改造①时间:1953一1

2、956年底。’②过程a.农业:农民参加,走集体化道路。b.手工业:手工业者加人手工业者生产合作社。c.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的的高潮。③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二、探索与失误1.成功探索(1)中共八大①正确分析了国内的变化。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变为先进的。③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的一次探索。(2)国民经济调整①目的: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②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_、巩固、_、提高”的方针。③成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2.探索失误(1)1958年总路线①内容:1958年,中共会议提出“鼓足

3、干劲,力争上游,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②影响:会后,全国掀起“_”的高潮。(2)“大跃进”运动①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②工业上制定出几年内产量赶超_和_的高指标。③农业上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④忽视了客观。(3)“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初期一切财产由统一核算,统一分配。②许多地方大办,吃饭不要钱。3.失误影响(1)违背了经济发展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2)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1966年,“”爆发,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2.表现: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

4、。3.调整(1)周恩来:1971年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局面。(2)邓小平: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__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重点突破1、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共八大⑴内容: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

5、为先进的工业国。⑵意义: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社会主制度的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和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是新中国发展的良好开端。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⑴原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遭到很大挫折。⑵表现: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②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

6、提高生产计划指标。③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的时候,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各地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1959—1961年,国家和人民面临着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典例解析]例1(09年上海卷)右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抓住图片中“

7、北京公私合营企业”和“1956年9月20日”等关键语句,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正处于三大改造中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时期。答案:D。例2(09年福建卷)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解析:此题要理解“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故A符合。B人民公社是1958年发动的;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