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

ID:15182548

大小:31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熟练掌握经济建设发展的原因和表现。2.让学生熟练掌握经济建设曲折的原因、表现以及教训。【教学重难点】1.一五计划。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失误、原因及教训。【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本课时间跨度大,内容多,学生理解困难,所以本课首先要整体把握建国后我国经济建设的特点,即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巨大成就,又有严重失误,而总的趋势是前进的。然后要学会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注重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的能力。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内容链接

2、点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过渡时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三大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为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56年“双百”8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方针提出经济1949~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思想文化“双百”方针的提出三、过渡时期的总特征四、“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重

3、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五”计划建设的主要手段。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但是“一五”计划的完成并没有实现国家工业化,只是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8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3)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

4、飞跃,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被誉为“一体两翼”。六、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各自特征(1)1958年总路线: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展“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其特征是多快好省,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基本国情。(2)大跃进运动:其核心是大炼钢铁,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3)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公社的规模大,所谓“公”,就是公社在所有制方面的公有化程度高。七、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失误、原因及教训(1)失误①片面追求高速度,轻率发动“大跃进”运动。②

5、片面追求公有化和规模化,全面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中片面强调阶级斗争,严重破坏了经济建设。(2)原因①客观: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②主观: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左”倾错误,致使“左”倾错误影响经济建设。(3)教训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②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8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③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加以坚持,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④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易误辨析

6、]农业合作化与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与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期间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两种形式。农业合作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的是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大体上经过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素质拓展】1、史料与史证(1)史料主题:“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史料]史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

7、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毛泽东史料二中国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8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史料三苏联过去所走过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现代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