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高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摭谈

关于职高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摭谈

ID:31679075

大小:58.2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7

关于职高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摭谈_第1页
关于职高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摭谈_第2页
关于职高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摭谈_第3页
关于职高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摭谈_第4页
关于职高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摭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职高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摭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职高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摭谈摘要:对数学思维的研究,是数学教学研究的核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从准备生动的材料,抽取本质属性;明确训练方向,做到一题多解;进行系统训练,形成知识体系;利用迁移功能,解决新的问题等方面探讨了职髙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策略方法目前,职中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仍然是重知识、轻能力,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计划地培养

2、和训练;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知识要求,而对学生的能力目标要求不到位,甚至没有;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的内容和计划;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只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职中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我认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如何在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准备生动的材料,抽取本质属性职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具体形象的成分较少,抽象成分较多,但为了顺利地抽取出事物的本质

3、属性,我们必须借助具体生动的材料来引入。例如:在学习新概念时,要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和思维特点,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以形成、具体、生动的表象,作为学生思维所必须的材料。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创设情境,我们所提供的材料必须是学生能理解的或所能接受的,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新概念得出的过程,让学生不断地认识质属性,不断地排除非本质的属性,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数学思维的训练过程便成了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例如: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三个概念的学习,可以一气呵成,在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我准备了以下几个例子

4、:(1)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昨天是星期二吗?(2)如果x=y,那么x2=y2吗?(3)如果x=4,那么x2-16=0吗?(4)在AABC中,如果AB=AC,那么ZB=ZC吗?这四个例子都由老师提问,学生来回答。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它们的本质属性,那就是它们所表达的都是同一种逻辑关系:如果p成立则q成立。简称:如果p则q。通俗的说法就是“有了它就行”。像这样的一种逻辑关系,我们称P为q的充分条件。我再把上面的四个例子反过来:(1)如果昨天不是星期二,那么今天是星期三吗?(2)如果x2Hy2,那么x二y吗?(1)如果X2-16H0,那么x=4吗?(2)

5、在AABC中,如果ZBHZC,那么AB二AC吗?同样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又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本质属性。同学们经过思考,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点:它们表达了同一种逻辑关系,当q不成立时则p不成立;也就是说没有q则没有Po通俗的说是“没有它就不行”。我们说q是P的必要条件。学生归纳: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不能分开的,当p是q的充分条件时则q是p的必要条件。我再准备几个例子:(1)原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否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2)原命题:如果今天是星期四,那么明天是星

6、期五。否命题:如果今天不是星期四,那么明天不是星期五。经分析可以发现上面的例子表达了两种逻辑关系,P成立则q成立,p不成立则q不成立。我们称p是q的充分条件,也是q的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同时,q也p是的充要条件,即P与q等价。在这三个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他们不断地发现其中的本质属性,不断地进行归纳,不断地获得新的认识,思维在不断地顿悟,不断地飞跃。这样,数学思维便得到了训练,创新能力便得到了发展。二、明确训练方向,做到一题多解职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向明显特点是单向直进,即顺着一

7、个方向前进,对周围的其他因素"视而不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定向集中思维,又要注重多向发散思维。前者是利用已有的信息积累和记忆模式,集中向一个目标进行分析推理,全力找到唯一的合理的答案。后者是重组眼前或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解答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朝不同方向进行思索,探求多种答案。在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越来越强烈的今天,我们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方向性,训练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思维方法。例:试判断点A(1,-1),B(3,3),C(4,5)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方法1.VkAB-B=2,kBC=.=2.kAB=kBC

8、,故A、B、C三点共线。方法2.由两点式可得直线AB方程为:■二■即2x-y-3=0•.•点C(4,5)满足方程,即点C在直线AB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