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者情绪理论看金融探究方法创新和发展

从投资者情绪理论看金融探究方法创新和发展

ID:31677965

大小:65.8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17

从投资者情绪理论看金融探究方法创新和发展_第1页
从投资者情绪理论看金融探究方法创新和发展_第2页
从投资者情绪理论看金融探究方法创新和发展_第3页
从投资者情绪理论看金融探究方法创新和发展_第4页
从投资者情绪理论看金融探究方法创新和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投资者情绪理论看金融探究方法创新和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投资者情绪理论看金融探究方法创新和发展内容摘要:本文从资产定价与行为金融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投资者情绪理论,在资产定价中加入情绪因子,提高了资产定价的解释能力,采用马尔可夫可转换分析,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资产定价的非线性形成,同时投资者情绪理论也促进了金融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发展,通过研究本人认为在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投资者情绪理论体系及在数理研究方法的创新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对文化和社会特质性研究及金融资源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金融观,而对投资者情绪理论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对理论本身的研究,更应该加大对应用性及其对金融监管的研究。

2、关键词:投资者情绪马尔可夫转换金融研究方法创新文化和社会特质性研究当前提高资产定价理论对国内外股票市场的解释力,具有重要的理论现实意义,然而很少的理论能与实证证据完全一致,最为经典的资产定价理论也不例外,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经典资产定价理论无法解决的“异象”。经过近二十年的迅猛发展,行为金融学成为对现实金融市场最具解释力的一种新理论。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现实的理论基础:有限套利和投资者心态分析(金融心理学)。投资者心态和行为因素的表现形式是投资者情绪(investorsentiment)o投资者情绪一直是行为金融学解释市场异

3、象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投资者情绪有着不同的定义形式,Shleifer等(1998)认为影响交易者形成投资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认知过程就是投资者情绪。Mehra和Sah(2002)认为投资者情绪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未来股价波动的主观偏好,尤其是反映在风险偏好上。Brown和Cliff(2004)认为投资者情绪可以定义为投资者对股票的总体乐观或悲观程度。Baker和Wurgler(2006)认为投资者情绪可以定义为投资者的投机倾向。黄德龙等(2009)认为投资者情绪包含着投资者的投机性需求和对上市公司前景的乐观程度,前者反映了投资

4、者对资本市场(虚拟经济)的预期,后者反映了投资者对基础市场(实体经济)的预期。深入研究投资者情绪理论,对深化投资者行为的研究,提高资产定价理论对股票市场的解释能力,推动金融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及加强对中国股市的金融监管,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资产定价与行为金融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对投资者情绪的研究已经成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资产定价与行为金融相结合的角度去研究投资者情绪,应该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研究重点,目前研究主要在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异象的实证研究上,缺少采用投资组合模型体系对投资者情绪的研究

5、,这也是行为金融学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通过对投资者情绪理论的研究,来发展资产定价的理论及其范式转换与演进,构建反映投资者行为模式的情绪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并发展相应的行为金融理论。应该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并且,基于资产定价与行为金融相结合及情绪投资组合的研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未来研究投资者情绪的基本研究体系。(一)理论的研究范式是由美国哲学家库恩(Kuhn)(1962)提出来的,具体是指它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及一种学术传统和作为一种依靠成功示范的工具、一种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经济学范式包括假设前提、思想逻

6、辑、技术路线,以及相应的实证检验。各种经济学范式的区别就在假设前提的不同,许多理论上的突破都是在对已经有的理论模型假设前提的放松基础上突破的,马科维茨(1952)提出的资产投资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其核心思想是提出了均值-方差模型,独创性地采用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和以方差衡量的风险来研究资产选择问题,为金融资产定价分析提供了技术平台。之后投资组合理论开始向动态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方向前进,比较典型的研究有Li和Ng(2000),以及基于模糊理论的投资组合模型,代表性的有Watada(1997)、Tanaka和

7、Guo(1999).Wang和Zhu(2002)、曾建华和汪寿阳(2003)、秦学志和吴冲锋(2003)等。在马科维茨(1952)的基础上,托宾(1958)提出了两基金分离定理。夏普(1964)和林特纳(1965)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ndAssetPricingModel,CAPM),从而可以利用市场组合为各种风险资产定价。罗斯(1976)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APT),针对APT理论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模型是否具有可检验性。由于研究视角不同,计算方法各异,不

8、同学者得到的定价因素也相差甚大。以法玛和弗兰茨的三因子模型最为著名,将抽象的APT理论化为具体的带有普遍实践意义的实证模型。在无风险资产存在的前提下,法玛和弗兰茨(1993)建立的三因素模型为:针对CAPM及其理论基础的缺陷,西方学者开始把资产价格的形成过程与经济个体动态的跨时期效用最大化行为结合起来,在动态的环境中研究资产定价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