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73653
大小:59.5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7
《《有机波谱研究》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机波谱研究》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实践[摘要]教学有法无定法,教无定法为至法。鉴于《有机波谱分析》课程的特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特点、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而不必拘泥于某种方式方法。在保证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将易教易学成为《有机波谱分析》教学改革和教法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键词]有机波谱分析课程改革实践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旨在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鼓励教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计、活化教学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的实践性教学创新活动。该项改革活动我校自2010
2、年开展以来,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机波谱分析》课程乘此东风,课题组几位成员在课程设计中投入大量精力,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起到了较好效果,现将我们的经验介绍如下。一、改革总体思路在目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的大环境推动下,越来越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无形中要压缩课堂理论课时,几乎很多课程面临这样难题,即理论内容多而课时少。《有机波谱分析》课程的特点使得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是摆在每个任课老师面前的课题。许多老师为此提出了一些解决
3、办法[1]。我们在参考同行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学习和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见图1),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图1:《有机波谱分析》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图1•优化课程内容《有机波谱分析》课程知识较为丰富,且前沿知识量在日益增加。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掌握更多更高层次的知识。为此,要结合学生、专业实际来优化教学内容,要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并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内容要体现完整性、适时、量力性原则[2]。首先,我们将所用教材与该专业其他教材进行比较,尽量讲授《有机波谱分析》中
4、重要、特异、专属性教学内容。其次,将课程知识分成3个层次:一是重点内容,是《有机波谱分析》的精髓,必须理解和掌握;二是需要理解的内容;三是需要了解的内容。在教授重点内容时,详细讲解重要知识点,强调学习思路、方法和技巧。同时,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增加该知识在本专业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处理需要理解的内容,我们在平台上让学生按照前述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此可以提髙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各章节其它知识内容,我们让学生在其他相关课程中学习,同时可利用BB平台将教学课件、大纲、重要习题(尤其是与研究生入学考试
5、难度相当的习题)、学习要领等展示给学生,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即可,为保证学习效果,通过布置作业、课堂学生讲解等途径进行督促。总之,完整的、特异性的生化知识体系和突出的重点内容,有利于立志考研学生的深造;与实践结合的内容,满足了立志基层就业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我们深知,教学者的重要责任是育人,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3],培养高素质人才。2.改革教学方法在目前,充分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质和专业要求,进一步探索课程的教学规律,构建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保证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伊始,我们全面系统地介绍《有机波谱
6、分析》的研究内容、目的及应用,让学生对《有机波谱分析》有一个完整的基本了解,以便于学生针对课程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选择性学习,因此绪论课程的讲解至关重要[4]。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效果更具有吸引力。(一)BB网络平台的使用BB网络辅助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研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展现了多层次“互补”的教学特色和优势,不仅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广泛的"网络”学习社群,而且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充分共享和适时更新[5]。目前,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突破三个方面的难题:一是为考研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二是解决非本专业、本专业
7、的学生学习该门课程课时限制的问题;三是通过互相学习和观摩,使每位参加课改团队老师的知识面、教学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或章节顺序的调整,一本教材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便于学生自学。同时,网络平台能促进师生交流,使教师及时地了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互动式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把激发学生主动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评价的核心。在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相互点评,各抒己见,特地强调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解释所学的知识,对一
8、些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提问。赏识和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哪怕学生只回答一点,或者回答有关联等都要给与表扬,使学生受到鼓舞,获得动力,让学习成为一种良性循环。课后,利用现代通讯手段(电话、电邮、QQ、个人及群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发帖,积极讨论。有时这种讨论涉及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