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

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

ID:31644464

大小:62.5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6

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_第1页
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_第2页
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_第3页
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_第4页
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第一章电测听仪类型、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电测听技术是一种主观测听法。在现代医学中,当人们发生听力障碍时,最初听力障碍程度的评估依据电测听的结果。近百年来电测听仪经历了机械式、电子管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的技术演进,8()年代初期微电脑技术应用于电测听仪,使该设备向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又迈出了一步。同时由于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电测听仪的传声器件耳机、骨导器的关键指标频率特性也取得长足的进展。第一节电测听仪类型、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一、电测听仪类型电测听仪因用途不同大概分为以下五类:(一)纯音电测听仪:以纯音听阈为主进行听能力测试的仪器。(-

2、)手动电测听仪:频率、听力级的改变,结果记录均为人工操作的仪器。(三)自描电测听仪:频率、听力级的选用,信号的改变,听力结果曲线的描记是由受试者操作马达开关而自动完成的仪器。(四)语言电测听仪:以语言为测试材料,以语言可懂度判断听力状况的仪器。(五)筛选电测听仪:频率较少,通常用于较大范围人群体检筛查的仪器。二、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电测听仪的构成主要取决以下因素:(一)人的听域范围在0至20000Hz以内,而满足口常生活的听域范围0至10000Hz即足够。通过听力学实践,人们认识到选取1000Hz为中心的11个频率作为气导域值测试点,基本能反映人的听力状况。这11

3、个频率分别是:125、250、500、1000、1500、2000、3000、4000、6000、8000和10000。(二)声音向内耳传递时,空气传导占主流,颅骨亦有这方面的功能,根据颅骨的结构,人们选取了250、500、1000、2000、4000Hz五个倍频程频率对骨传导状况进行测试。(三)为了规避测试较差耳时,因颅骨的传递产生伪听力,需对好耳实施声掩盖,听力学实践证明:越接近测试声频率的掩盖越有效。国际通常的做法是从通过窄带滤波器的白噪声中获得和应的掩盖声。白噪声的特点是:6000Hz以下能量分布基木均匀,6000Hz以上能量明显衰减。(四)充分满足听力

4、测试的声能量是:气导130dB(SPL)、骨导80dB(SPL),而强度的衰减和提升起码要有ldB、5dB两个阶。(五)测试信号的显现,要有高质量的开关特性,不同时间间隔的通断控制,不同增量的幅度调制。鉴于上述要求,目前的电测听仪构成框架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纯音振荡器产生气、骨导所需要的高精度正弦信号,频率误差<土3%,80年代以后的机器多采用CPU控制的,由运放、A/D转换器构成的数控振荡器。幅度调制往往是通过相关电路对该部分电路的控制实现的。由于光耦合开关无触点,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自身噪音,所以测试信号的引出均采用光耦合开关,满足临床要求的测试对光耦开关的

5、要求是:不小于60dB的信号通断比,满足10ms

6、噪声、窄带噪声。听力计是测定个体对各种频率感受性大小的仪器,通过与正常听觉相比,就可确定被试的听力损失情况。心理学上的听力计通常都是指纯音听力计。使用时,仪器主件自动提供由弱到强的各种频率刺激,自动变换频率,测听时被试戴上封闭隔音的耳机,当听到声音时,即按键,仪器可根据被试反应直接绘出可听度曲线。在医学上经常使用听力计来检查听力和测量听力的损失,听力损失的程度是用低于正常阈限的分贝数来衡量的。听力测定能评定一个人的听觉。因此,它在听力保护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仪器。第二章听力设备校准:听力学测试基础中文“校准,校对",英文词是calibrate,其名词是calibr

7、ation0这个词并不是因为目前在理解这个词上有疑义或误解,其实该词的中文翻译应该是非常准确、规范、适合中国国情,主要是因为FI前不仅在屮国,在世界上许多听力学已经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的国家,对听力设备的定期校准仍然述停留在可做可不做的阶段。听力设备校准是听力学家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技术,它集中体现了听力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木质和特点。但是,在听力学教育中,听力设备校准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校准,校对”的英文原释义是:(1)toadjusttheoutputofaninstrumenttoaknownstandard(根据规定的标准,调整仪器输出),(2)inaud

8、iometry,toa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