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精校 解析Word版

古典诗歌鉴赏---精校 解析Word版

ID:31643910

大小:1.08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1-16

古典诗歌鉴赏---精校 解析Word版_第1页
古典诗歌鉴赏---精校 解析Word版_第2页
古典诗歌鉴赏---精校 解析Word版_第3页
古典诗歌鉴赏---精校 解析Word版_第4页
古典诗歌鉴赏---精校 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鉴赏---精校 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2017届安徽合肥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忆昔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注】①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②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③莫愁:女子的名字。《旧唐书音乐志》:“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8.诗歌的前四句描写了昔日怎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分)9.结合全诗分析颈联(五六两句)典故在思想情感表达上

2、的妙用。(6分)【答案】8.前四句描写昔日的繁华之景,和后面的衰败形成对比,乐景衬哀情,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9.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说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解析】8.试题分析:注意对前四句描写昔日的繁华之景的概括,然后分析和后文的关系:和后面的衰败形成对比,再分析情感上的作用: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

3、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此题是开头,注意从开头的作用分析。重点注意对比的手法和乐景衬哀情的手法。9.【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

4、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主要是分析典故的作用。二、【2017届福建厦门一中高三上开学分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更漏子毛文锡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偏怨别,是芳节,

5、庭下丁香千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飞燕。8.清人陈廷焯云:“‘红纱一点灯’真妙”。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指出这一句有哪些妙处,并作简要分析。(5分)9.这首词由夜至晨,总共描绘了三处富有寓意的春景。请指出这三幅春景图,并写出它们各自的寓意。(6分) 【答案】8.①寓情于景。夜阑人静时分,红纱笼罩下的一盏孤灯,燃烧欲尽。既营造了凄凉的环境气氛,又写出了闺中的思妇孤独不眠之情。(答烘托环境、心情也可)②运用象征。这灯是女主人公心灵的写照,它象征思妇那颗寂寞的心,它是思妇苦恋相思中燃烧的心,虽备受煎熬,

6、却执着如一。(答到比喻亦可酌情给分)(手法1分,分析2分;答对1点3分,两点5分)9.①花外子规啼月:似在声声呼唤远人归来。②庭下丁香千结:寓意思妇心中愁思凝结。③梁间双燕齐飞:反衬闺中思妇形单影只。(每点2分,春景、寓意各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解析】8.【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

7、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比喻的修辞。9.试题分析:分别概括三处图景:花外子规啼月、庭下丁香千结、梁间双燕齐飞,然后分析寓意:似在声声呼唤远人归来,寓意思妇心中愁思凝结,反衬闺中思妇形单影只。【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意概括是诗歌鉴赏常考的

8、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进行分析,通过意象分析特征。此题注意注意概括画面的内容。三、【2017届福建漳州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黄庭坚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①间?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寄语诸公肯湔祓②,割鸡③令得近乡关。注:①黄绶: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②湔祓:即荐拔。③割鸡:语出《沦语·阳货》,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