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金融支持问题探究

云南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金融支持问题探究

ID:31641807

大小:61.5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6

上传者:U-991
云南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金融支持问题探究_第1页
云南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金融支持问题探究_第2页
云南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金融支持问题探究_第3页
云南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金融支持问题探究_第4页
云南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金融支持问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金融支持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云南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金融支持问题探究摘要:时下,产业承接和转移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分析了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探讨了金融支持云南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产业承接;产业转移;金融支持一、引言在全球金融危机余热犹存、通胀凸显的大背景下,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和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欠发达地区进行了新一轮的承接产业资源争夺。云南作为西部12省之一也自然加入了资源争夺的行列。云南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而且“桥头堡”建设的稳步推进也为产业转移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云南也为承接产业转移做了不少努力:截至2010年,云南已规划建设了119个工业园区;“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将打造1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50个省级重点产业基地,以及其他州、市等特色产业基地,并着重发展20类特色优势产业。然而,云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面临弱势也不可小觑,尤其是金融支持严重不足。原因在于产业转移必然伴随着金融资源优化配置、金融服务层次提升、金融体系的完善等一系列新的金融需求,金融作为产业转移的基础和保障,直接影响着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就目前的情况 来看,与其他省份相比,云南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是滞后的,如何加大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力度,不仅决定着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而且决定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最终成功与否。二、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1.云南承接产业主要以吸收直接投资为主尽管云南劳动力优势突出,但省外直接到云南办企业的较少,产业承接以直接投资为主。2010年云南省共引进5390个合同项目,到位资金1387.3亿元,较2009年项目个数持平,资金较同期增长26.5%o合同项目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大项目合同数目可观。5390个项目中,资金超过5000万元的就有2143个。(2)优势及支柱产业引资突出。5390个合作项目中,电力、矿冶、旅游文化、生物资源开发、化工等我省优势及支柱产业项目分别为458个、973个、521个、383个和190个,这极大地推动了云南省经济的发展。(3)资金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2010年,由东部地区出资建设的项目达1720个,东部地区实际到位资金额为720亿元,占全省项目总数和省外到位资金总额的比重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9和0.8个百分点。此外,从各省区投资情况看,东部地区主要以北京、浙江、广东为主,中部以湖北、湖南为主,西部主要是四川和重庆(数据来源于《云南统计年鉴》及云南各州、市年鉴,下同)。2•承接产业地区分布差异明显 云南承接产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集中度较强的滇中、滇东地区,以及旅游特色较多的丽江等地,其他地、州市则分布较少,如表2。2011年昆明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80.5亿元,占全省总金额的26.8%,吸纳投资是怒江的20倍左右。迪庆、文山、西双版纳、怒江引进资金总量只相当于曲靖引进的资金量。究其原因主要与昆明金融营业网点多、交通便利、信息化程度高等因素有关。3.资金产业分布不均资金主要投向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的投资相对较少。2010年,一产项目409个,省外到位资金24.6亿元;二产项目3025个,省外到位资金968.8亿元;三产项目1956个,省外到位资金393.9亿元。省外到位资金在一、二、三产业的分布比例为1.8:69.8:2&4;与去年同期相比,一产、二产分别下降0.2及3个百分点,二产上升3.2个百分点。从产业具体细分看,一产以农业、林业为主;二产以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他建筑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为主;三产以批发业、住宿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商务服务业、零售业等为主。 4.投资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从资金来源地的企业看,除大型水电项目以国有企业为主外,其他类型的投资均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以浙江企业为例,到云南进行投资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私营公司、私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有和集体企业占不到1.2%o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数量多、效益好、有活力,对活跃云南市场、促进云南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三、金融支持云南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1•融资产品单一,融资规模小尽管商业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但其金融服务意识较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服务主要以传统的信贷方式为主,而企业生产活动必需的结算、担保、汇兑、信托等形式的金融服务较少。截止2009年末,据相关统计,云南省共有122个乡镇基础性金融服务缺失,占全省乡镇总数的9.3%,涉及18个民族130万群众。二是金融机构对承接产业支持依然坚持一贯的“抓大放小”政策,即对于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给予足够的信贷支持,而对于市场规模小、担保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则无人问津。而云南承接的产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技术含量低、市场潜力小等特点,往往是最需要金融支持的对象。据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省36.6%的中小企 业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其中有5.2%的中小企业资金十分紧张,根本得不到银行的贷款;基本能得到银行贷款,但不能满足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为57.9%,只有5.5%的中小企业能基本满足资金需求。[1]三是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差。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由于云南金融机构没有形成产业集群,行业所处的竞争力较弱,加上本省金融人才严重稀缺,从而导致行业产品创新意识差,远远不能满足承接产业转移所需金融服务产品需求。2•金融资源分布不均从贷款地区分布看,昆明、玉溪、版纳、德宏四个地区金融资源相对富裕,而昭通、普洱、临沧、文山等地区金融资源较匮乏,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货币资金是经济体系运行的血液,经济发展的地域性与金融活动的区域化运行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可见由于部分地、洲、市得到所需的金融资源相对较少,承接产业的数量自然就少,这就出现了产业转移地区差异化现象。例如,2009年全省贷款年末余额为8779.63亿元,仅昆明市就占了5450.79亿元,占全省比重的62.08%,排名第二的曲靖也只有526.3亿元,可见金融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从贷款行业投向看,2009年新增贷款主要投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建筑业等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几乎不能获得新增贷款部分。从贷款企业规模看,据2009年云南省工信委调查,我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只有37.4%的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但贷款金额普遍不高。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13.0%,其中,300万元以上的占3.5%;贷款金额在50-100万元的企业占15.3%;贷款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71.7%,其中10-50万元的占38.2%,5-10万元的占20.6%,5万元以下的占12.9%o[2]3•配套服务滞后由于缺乏针对产业承接必要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劳动力资源政策以及对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导致金融机构相应的配套服务跟不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缺乏针对产业转移的窗口指导、差别化信贷服务制度,这势必会影响产业转移的信心。二是工作园区还没有配套金融营业网点。金融营业网点大多建在繁华的闹市区,工业园区由于人口密度小、流动人口少、远离市中心,几乎没有金融营业网点,这将为承接产业带来诸多不便。三是信贷管理体制滞后,难以便捷地为企业提供资金供给。由于承接地金融机构缺乏对承接产业信息的全面、深入的了解,造成信贷审批难,再加上本地金融机构不仅缺乏与省外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而且没有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这极大地影响了企业获得贷款的速度和额度。 4.区域金融合作缺乏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载体,产业承接成功实行不仅需要承接地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转出地金融机构的支持。由于受地理位置、信息化程度低、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云南与东、中部地区金融往来不够密切,这一方面不利于建立区域银行网络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最大化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不利于承接地金融机构信贷质量的提高,由于企业与承接地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隔离,1接导致金融机构缺乏对企业信用的了解,势必会加大信贷审批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四、政策建议1•扩大服务范围、改善服务质量一是优先支持承接企业上市融资、增发新股和配股,核准其发行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期票据,鼓励和支持以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筹集资金,通过股权转让、并购重组等方式迅速做大做强。二是鼓励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企业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托、融资租赁服务,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三是充分发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加快村镇银行的试点进程,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组织等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资金。四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筹集建设资金,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应用推广提供风险投资。五是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2.有选择地加大金融支持产业转移力度一是要重点支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和项目,同时要限制“两高一资”产业的授信额度。二是加大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主导和优势产业如烟草、旅游、电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等。三是加大对农业投入,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发挥政府中介职能,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并争取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一是政府是产业承接转移间接的受益者,应发挥其中介职能,更好地为承接产业转移服务。首先,政府必须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承接产业的资金支持,同时也要给予金融机构稅收方面的一定优惠,鼓励其对承接产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其次,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发挥政府的中介职能,建立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沟通的纽带,使金融机构掌握更多的企业信息;要把一些好项目推介给金融机构、定期向金融机构通报经济信息和产业发展信息,更好地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二是要加强银企合作。切实发挥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创新符合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中间业务产品,建立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制度。指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在企业兼并和重组及改制上市、人员培训、国际合作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三是极力争取政策性银行的支持。做好与政策性银行的衔接与协调工作,利用基金、 贴息、担保等的方式,争取国家政策性对产业基地内重大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等的贷款支持。4•加快昆明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一方面能为产业转移提供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为承接产业打造一揽子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昆明设立分支机构,进而会带动更多的企业来昆明投资。此外,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能为区域金融合作提供更好的交流和服务平台。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探讨区域金融合作的领域和项目;二是建立工作协调制度,加强相互之间的工作联系与沟通协调;三是建立业务处室联动制度,推进具体合作项目的落实;四是建立金融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促进金融信息沟通和良性互动;五是合力构筑区域间金融合作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双边、多边的金融工作交流活动。5.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企业和银行达到“双赢”的基本保证。一方面要不断宣传信用意识,增强公民的信用;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推进金融安全稳定地运行。此外,政府应尽快构建一个高效的信用征集、信用评估和失信惩罚的信用体系,从而降低融资风险、减少企业融资成本、优化信贷投入的环境,使银行可以放心放贷,企 业可以方便地获得贷款。(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参考文献:[1]张涛•云南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刘尔思•承接与转移的再思考一一云南桥头堡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经济问题探索,2011(2)[3]赵强•关于金融支持与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考•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3)[4]吴成颂•产业转移承接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一一以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例•学术界,2009(5)[5]时霞.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浅析•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2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