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热的诊治护理体会

临床药物热的诊治护理体会

ID:31639374

大小:55.2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临床药物热的诊治护理体会_第1页
临床药物热的诊治护理体会_第2页
临床药物热的诊治护理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临床药物热的诊治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药物热的诊治护理体会黄艳秋温岭市松门镇卫生院(浙江温岭317511)[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5-43-01临床应用某些药物过敏导致机体发热,称为药物热,这种发热与某些疾病引起的发热难以区别,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往往不为医护人员所熟悉,因此重视不够,极易贻误最佳处置时机,而发牛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现就药物热的临床诊治护理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1药物热的临床特点1.1药物热与一般感染性发热存在差别,如属首次用药发热可经7〜10天的致敏期后发牛,热型无特异性。而再次用药发生的药物热因发生快,容易联想到与用药相关

2、。1.2药物热多为持续高热,常达39°C至40°C以上,但发热虽高,而患者的基木情况一般尚好,与热度不呈比例。1.3由于药物热属药物过敏发热,一般除发热外,还常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也有时发热仅是唯一的临床表现。1.4药物热非同于疾病的发热,应用退热剂往往无效,只有停用致敏药物,热度才能逐步消退。2临床易致药物热的常见因素和药品原则上,任何药物在制造使用过程中,如果污染微牛物、内毒素或其他杂质等外源性致热原,均可引起受治者发热。尽管这种发热不是药物木身所致,但都与用药有关,可以说几乎所有药物都能通过这种机制引起药物热。如磺胺类、氨节青霉素、头也

3、菌素、甲硝哇及各种中药注射剂等。3药物热的诊断要点3.1原本非发热疾病,用药后反而出现发热,且体温在中度发热以上,用药期间发热持续不退。3.2原系发热疾病,经用药后,患者的主要症状缓解或消失,而发热仍然不退,甚至出现发热加重趋势。3.3药物热为过敏性血管炎,用药后除发热外,口伴见寻麻疹、肌肉关节痛等血清病反应,部分病例或出现黄疸、胃肠道症状等过敏反应。3.4停用相关致热药物后,发热逐渐减退,1〜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4药物热的治疗护理4.1首先立即停用可能引起药物热的相关可疑药品,同吋鼓励患者充分饮水和补液,增加尿量,促进药物排泄。4.2避免应用可能引起药物热的解热镇静剂及

4、抗组织胺类药物,以防药物热加重导致临床症状复杂化。4.3主要进行各种物理降温,对酒精过敏者禁用洒精擦浴,对重症病例,可酌情适当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4.4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异常反应,注意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的审视和检测,防止消化道出血、惊厥,甚至休克等严重情况的发生。5体会根据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特点,在遇到患者使用磺胺类,青霉素、头抱类、甲硝畔及部分中药注射剂等药物吋,护理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相关药物过敏史,同时必须高度警惕患者在原发病缓解后而出现不可解释的发热,其至高热的情况,尽可能及早诊治处理迟缓发生的药物热。其次,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观,严格执行

5、“三查七对”,详尽检查注射药品的纯净度、透明度和效期、批号,避免使用不纯净、过期失效和不同批号药物的混用,尤其对近来较常见发生药物热的中药注射剂更应严格审视把关。在执行医嘱吋,时刻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用药器皿用具污染。对发生高热和超高热以及频繁呕吐和惊厥抽搐的患者,在积极物理隆温的同吋,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防止发生窒息、脑水肿、心衰和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此外,尤其值得关注的一点,对药物热患者除给予积极的临床治疗护理外,还应及吋做好患者及亲属的心理安慰、解释和疏导工作,使其安定情绪,配合医护,促使病情顺利转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