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56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56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彭作燕(贵州省黎平县敖市镇卫牛院贵州黎平557300)【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原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56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6例产后出血患者中,20〜29岁33例,30〜39岁20例,40〜3例;孕周<30周5例,30〜34周29例,35〜39周17例,40周〜5例;初产妇38例,经产妇18例;顺产27例,平均出血量为(574±326)ml,难产29例,平均出血量为(810±47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8,P<0.05);子宫收缩乏力32例(57.14%),胎盘因素15例(2
2、6.79%),其他因素9例(16.07%);2例转上级医院。结论加强产前保健、产中密切观察与产后积极处理,是防止产妇出血的关键措施。【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394-01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产后出血发生既与胎盘因素、宫缩乏力、产道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有关,乂与产妇年龄,妊娠次数、分娩方式和孕期保健等因素密切相关,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56例产后出血患者情况回顾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临床资料来源于我院2006年1月〜2
3、012年12月收治的56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病案资料,初产妇38例,经产妇18例,孕28〜40+3周,平均孕周38.5周[2],患者年龄22〜42岁,平均33.5岁。1.2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记录方式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测;以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产后出血与妊娠年龄关系5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年龄构成20〜29岁33例,30〜39岁20例,40〜3例,见表1。表156例产后出血患者年龄特征(例)2.3产后出血与孕产次关系56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孕1产0者13例,孕2产0者16例,孕2
4、产1者5例,孕3产0者8例,孕3产1者4例,孕3产2者3例,孕4产0者1例,孕4产1者2例,孕4产2者3例,孕4产3者1例。2.4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关系56例产后出血患者中,顺产27例,占48.21%(27/56),平均出血量为(574±326)ml;难产29例,占51.79%(29/56),平均出血量为(810±47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二2.1678,PV0.05)。2.5产后出血的主要致病因素56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患者32例,占57.14%(32/56);胎盘因素15例,占26.79%(15/56),其他因素9例,占16.07%
5、(9/56)。2.6产后出血对母婴结局的影响56例产后出血患者均进行积极的保守治疗,如按摩子宫和缩宫素子宫肌内注射,对27例出血较多者,再用垂体后叶素、米素前列醇与欣母沛(卡前列素胺丁三醇)等药物肌注子宫,对2例出血2000ml以上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转上级医院治疗。3讨论3.1产后出血与患者妊娠年龄相关本研究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高龄初产妇9人,占产后出血患者的16.07%。高龄初产妇的坐骨、耻骨、骼骨和般骨结合部位已经骨化成形,形成了固定的盆腔,当胎儿出生时容易发生生产困难,最容易发生产程延长或难产,故高龄初产妇及家人切不可麻痹大意,应到有剖腹产与输血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以防发
6、生意外。3.2产后出血与患者孕周关系分析可知,随着孕周的增加,患者平均出血量呈下降趋势,即孕周增加,胎儿成熟好,并发症相对减少。3.3产后出血与妊娠胎次关系56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孕1产0者13例,孕2产0者16例,孕3产0者8例,孕4产0者1例,即初产妇38例,占产后出血患者的67.86%(38/56),初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机会高于经产妇。3.4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关系56例产后出血患者中,顺产27例,占48.21%(27/56),平均出血量(574±326)ml;难产29例,占51.79%(29/56),平均出血量(810±47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二
7、2.1678,P<0.05),说明分娩方式是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之一。3.5产后出血与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密切相关56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占57.14%[3-4](32/56),胎盘因素占占26.79(15/56),说明子宫收缩乏力是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要重视孕前和孕期保健,努力减少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岀血发生率。3.6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做好孕期与孕前保健工作,在孕早期开展产前检查监护,不宜妊娠者及早终止妊娠。对具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