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ID:31516917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最主要的职能之一,本文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主要包括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特征、本科培养方案对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的体现、其他方面对培养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的有利促进等内容。近几年的实践活动证明,这样一套培养体系对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培育创新思维有很大促进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创新能力;环境工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66-02  创新能力是高等

2、教育培养体系赋予学生的最关键、最核心的能力之一,是否具有良好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毕业生是否优秀的重要依据,能否提供创新能力也是评价一个高校培养体系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各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足[1],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具有比较明显的路径依赖特点,满足高中既有的学习方法,习惯于接受老师的“灌输式”6教学模式,对教科书内容无保留地接受,缺乏深入探究学科最新前沿理论、发展实践的主观意愿,培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新思维的动力不足;二是结束本科阶段学习后,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

3、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创新能力的缺乏都有显著体现[2]。本科阶段是相关专业知识形成框架成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创新思维培育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创新能力可以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奠定良好基础。上述现象和问题在本科教育中广泛存在,环境工程专业体现较为突出,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3],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法比较传统,对创新能力培养着力不多;现有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侧重于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及评估,对创新能力的评价没有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高校教师每年承担的大量科研任务主要依托指导研究生来完成,对培育本科生的兴趣不大,客观上压

4、缩了本科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来提高创新能力的空间等。因此,本文试图探究培养具有优良创新能力的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什么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特征6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应具备以下特征[4]:(1)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这里我们强调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空中楼阁,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建立在牢固专业知识上的创新。具体到环境工程专业,相关知识基础包括数理、化学、生物等内容,也包括水、大气、固废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内容,这些相关内容的学习不仅是后续工作的知识基础,也可以为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习惯形成

5、提供一定途径。因此,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抵触,更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关系;相反,二者之间可以互为依傍,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相关创新内容的穿插和引导也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应尽之义。(2)新颖的创新思维。创新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永恒的命题,推动学科发展、人类前进的最核心动力就是一代人建立于前一代人基础上的创新,要想取得更大突破就必须有迥异于常人的创新思维。(3)大胆的创新勇气。创新意味着要承担比墨守成规更大的风险,人类天性中规避风险注重安逸的本能限制了许多重大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创新的勇气比知识结构、思维

6、方法更重要,如何鼓励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是高校教师值得深入探索的命题。  二、培养方案对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的体现  1.明确的培养目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部分优秀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并开展学术研究。根据教学大纲和本科生培养方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新型复合型人才,既能胜任于环境工程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规划、设计、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等工作,也能满足进行深入学术研究的要求。6  2.合理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知识结构的形成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具体实践[5]

7、。目前,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理论教学模块环节和实践创新环节两部分,理论教学环节又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课等内容;实践创新环节包括基础训练、学科专业实践、毕业综合实践、第二课堂等内容;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是根据教育部规定必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多概率)、物理实验等;学科基础课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工)、物理化学、工程制图(机械、建筑)、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

8、理、环境监测、电工学基础、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教育课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工程设计、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清洁生产等,以上课程的学习不仅为专业知识结构形成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平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