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民主氛围 培养创新能力

创设民主氛围 培养创新能力

ID:3151508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创设民主氛围 培养创新能力_第1页
创设民主氛围 培养创新能力_第2页
创设民主氛围 培养创新能力_第3页
创设民主氛围 培养创新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创设民主氛围 培养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设民主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摘要:少年儿童具有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潜能,有待于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去培养,去发掘。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以书本为本的教育”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设;民主气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61-02  一、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专制教学,根源在于教师观点不开放,老是抱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造成学生有话不敢讲,有问题

2、不敢问,只好服服帖帖地跟着老师,接受知识的“灌输”,成了装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受僵化,哪能谈什么创新呢?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抛弃“师道尊严”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成为学习的主人。如:老师在课堂上的神态自然、和蔼,让学生容易亲近,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小朋友,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尽管说!”“你说得真好,还有不同意见吗?”“还没想出来,没关系,坐下去继续想吧!”

3、等鼓励语言,不用“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懂。”“答错了,听别人讲吧!”4等严重伤害学生自尊心、打消学生积极性的语言。即使学生说错了,也得让他说完,不能打断他的思维。有时对学生提的问题,一时答不上来,老师必须放下架子,对学生说:“我也不十分了解,待我查资料后再回答你吧!”或问学生:“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答案的?请告诉大家!好吗?”只有这样,“民主”之花才能在课堂中开放,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积极性、主

4、动性,才能产生创新的欲望。因此,老师应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达到最佳活跃状态,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教《葡萄沟》一文,学完“要是这个时候……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这句话后,老师为学生营造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假如你是维吾尔族的小朋友,你会怎样招待远方的客人?假如你是游客来到葡萄沟,你最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自邀同学,自选角色上台进行口语交际表演。结果,一对对“主人”“客人”上台进行精彩的表演。他们乐说、善说,说得好,不囿于文中

5、的表达方式,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样的教学环节,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三、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无疑的学习是毫无意义的。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想方设法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好问、善问,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4  1.从课题上质疑。有些课文的题目与课文内容有明显的联系,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题目上质疑,成为教学目标。如:《草船借箭》一文,让学生读题后问:你们

6、读了这个题目后,想知道什么?学生一个个回答,有的说:“我想知道题目中的‘借’是什么意思。”有的说:“我想知道谁向谁借箭。”有的说:“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借箭,怎样借箭,借箭的结果怎样。”有的说:“我想知道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有的说:“我想知道借了箭后是怎样还箭的。”……然后,老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定出这课的学习目标,再按目标进行解疑,学生既能学懂课文,又学会了质疑,获取了知识。  2.从过渡句上质疑。有些课文的过渡句能够反应全文的内容,教学时可抓住这一过渡句,引导学生质疑,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7、如:《白杨》一文中有个过渡句:“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老师在教学时,问:谁来读一读课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学生读后,问:从这句话中,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①课文哪些段落讲爸爸介绍白杨树,怎样介绍白杨树,白杨树有什么特点?②“表白”是什么意思?“自己的心”指什么?③“这”指什么?为什么说孩子们现在还不理解?④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然后进行解疑,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3.从教学尾声中质疑。“

8、求知莫让一疑存。”4学生学完一篇课文,还有没有不理解的问题?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必须让学生质疑,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尽可能让学生之间相互解疑,使每位学生都在无疑中走出教室。如:《再见了,亲人》一文,教完后,有个学生问:“课文写大娘、小金花、大嫂三段,每段最后为什么总要用反问句结尾呢?课文最后‘再见了,亲人!’一句反复出现两次,不是重复罗嗦吗?”针对这一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课文中这两种写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