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ID:31507213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_第1页
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_第2页
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_第3页
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_第4页
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着丰厚的滋养。在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都提出要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革命传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阐明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推进方式、支撑体系和条件保障,强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面推进立德树人教育,具有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的重要作用。这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终于有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有利的政策保障和具体的行动指南。因此,深刻认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

3、语境,探寻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  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教师都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笔者认为,在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会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开展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合作开发的课程。在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特殊的

4、意义。  一、校本课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为传统文化教育寻找到了新的落脚点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国家课程的学习为主体。由于国家课程整齐划一,又有相应的《课程标准》要求及各种考试的压力,对学生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形成了很大的限制,传统文化教育力度明显不够。通过开设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校本课程,可以打破学校中传统文化教育受限的现实。无论是全体学生共修的校本课程还是由学生自由选择的校本选修课程,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爱好特长,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师生一起充分地、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校本课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切实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能有效

5、弥补现行课程设置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足的弊端,在学校为传统文化教育找到新的落脚点。  (一)校本课程中课程内容的专题性,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正确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6  在国家课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科内容进行渗透。所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是沿着学科内容的设置轨迹,分散的、零星的涉及。学生没有机会在校园里系统地、全面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即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专门的课程进行开设,课程的主题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涉及的具体课程内容也是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展开的各项专题性内容。老师和

6、学生一起对传统文化展开全面的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这个专门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二)校本课程中课程的活动性,有利于学生深刻地领悟中华传统文化  校本课程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非常重视通过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情境的体验,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所以活动性、实践性是校本课程的重要特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需要用心去感受,才能体味其中的奥妙之处。如果对传统文化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学生是很难感受其魅力所在,更难以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所以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体验、感悟就显得格外重要

7、。校本课程的活动性,正好为传统文化的实践、体验、感悟提供了宽阔的舞台,能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内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并以此指导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三)校本课程中对学生兴趣的进一步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6  在各个校本课程开发中,校本选修课程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发挥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而选择了同一课程。他们共同选择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说明这些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他们选择了这门课,是因为他们想学,他们需要,他们有兴趣,所以他们会

8、努力学好,并坚持下去。这是真正的“我要学”,而不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