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ID:32424352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4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_第1页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_第2页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_第3页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_第4页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锦江电力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曾军干 我们公司是一家水电中型企业,职工有300多人、党员100多人。担任总经理、党总支书记后,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对于我们这样的山区地方企业怎样把党建工作搞好,怎样提高职工的幸福感。是否职工的文化知识高了就会幸福?所以首先我们从促学方面作手,选派优秀党员职工到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对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职工子女进行奖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来我们又发现,许多职工子女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职工整天为这个事情忧心。我们通过职代会又出台了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的实施办法,每年举行一次职工子女

2、招工考试,逐步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实施后效果也不错。但是我们又发现,不少职工不会处理家庭问题、不会处理上下级关系,出现了如搓麻将、不管小孩、不孝敬父母、同事间关系紧张等现象。同时我们也发现,近几十年来虽然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文化水平也普遍提高,但幸福感反而下降。这种现象,引起了我更深入的思考。我们发现许多年青人热心过西方的节日,追求感官刺激,生活方式西方化,漠视道德伦理关系,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太久了。因此我们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在公司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是组织中心组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

3、国学大师的理论文章;二是组织党员、职工观看《第二届企业家论坛》、《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得到真正的幸福》、《弟子规》、《天下父母》等著名学者的报告讲座光碟;三是邀请国学大师举办专题讲座;四是发放《论语》、《弟子规》等优秀传统文化经书典籍给每位党员职工,让党员职工进行自学。通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党员、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上积极主动、同事间团结友爱、家庭关系和谐、幸福感大大增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党建工作发展的一个新途径,我们可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一定就会幸福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与以前相比的

4、确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人家已是吃穿不悉、有房有车,出国旅游也不再是梦想;在农村,老年人从懂事的时候起就梦寐以求的“天堂生活”——“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也已变成了现实。这样的生活,人们是否就感到幸福了呢?有人感叹:我们GDP增长了,离婚率也增长了;我们有房有车了,烦恼却多了;我们吃的越来越好了,可是越来越不敢放心吃。一个人很有钱,但丧失了亲情、友情、爱情,没有德行和智慧,没有理想和追求,这样的人生会幸福吗?他肯定不会幸福。我们来看看这样的一些现象:做妻子的整天沉迷于摸麻将,对丈夫、孩子不管不顾;做儿子的不会孝顺父母,做啃老族、月光族,让父母操心;做父亲的不象

5、父亲,只顾吃喝玩乐,没有家庭责任感;做职工的不会尊敬领导,整天牢骚满腹;做干部的不会处理上下左右关系,与谁都合不来。这样的家庭会幸福吗?这样的单位职工的幸福指数会高吗?他肯定不会幸福。再来看看一些90后女孩“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说明人情冷漠到了何等程度。有一个网络调查:“说句老实话,给三千万让你和最心爱的人离婚,干不干?”80%以上的人选择干,不少人表示有300万就会干了。一个功利化的社会,缺乏情义、恩义、正义、道义,经济再发展、物质再繁荣,社会还会和谐,人活着还有安全感、幸福感

6、吗?二、部分人精神空虚,理想、信念缺失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一个人没有理想信念,只顾物质享受,满足于皮囊的需求,与野兽无异;一个社会物欲横流,人人穷奢极欲,又怎会结出灿烂的文明之花;一个国家没有建立优秀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只能是一盘散沙,迟早会灭亡。我们不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在经济上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伴随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涌入也在深深地影响着国民特别是年青的一代,在人生的方向上发生了偏离。当今社会的大变革、利益的大调整、思想的多元化,赚钱和享受成了许多人的人生目标,不少人因此信仰缺失、诚信缺失、道德缺失,不同程度

7、上出现了精神空虚、心灵迷茫的现象,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想想在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和红军战士吃红薯饭、喝南瓜汤,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凭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赶走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人,打倒了武装到牙齿的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给我们留下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在建国初期的五、六十年代,生活条件同样非常艰苦,但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学校、城市等,给我们留下了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一个人有了理想和信念,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一支用革命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必将打不烂、拖不垮、最后战胜敌人;一个有坚定信仰

8、的国家,必然会繁荣昌盛。理想、信念不管是对个人还是一个团体、再大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