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应用型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的原因探索

影响应用型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的原因探索

ID:31507195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影响应用型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的原因探索_第1页
影响应用型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的原因探索_第2页
影响应用型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的原因探索_第3页
影响应用型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的原因探索_第4页
影响应用型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的原因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应用型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的原因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响应用型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的原因探索  摘要:自2009年起法学本科生已连续6年就业倒数。在实现“法治中国梦”、地方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如何实现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显著增强、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值得深入探索。找出影响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提升的原因,方能“对症下药”,实现顺利转型,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关键词: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79-02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7年高校扩招以来,法学专业规模迅速扩张。据报道,至2010年,本科设

2、置法学院系的高校已达到640所,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法科在校生35万人左右,加上各类研究生则将近50万人,30年增长了200多倍。另据麦可思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自2009年以来,全国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6年倒数,就业率长期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值。法科生的招生与就业陷入了“冰火两重天”。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明确要求“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6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另一方面,201

3、4年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中要求“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更好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显然,《决定》和《意见》对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实现以上目标,现阶段,唯有给法科生“把准脉”,找出问题所在,方能对症下药,实现顺利转型,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二、问题研究的意义  首先,可为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人才保障,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良性互动。在经济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已从经济发展的边缘逐步走向中心,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4、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依托高校大学生就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也是地方政府的一种政策选择。与此同时,大学服务地方区域发展,与地方区域积极互动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以美国为例,上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一流大学云集美国,为实现美国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找出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差的根源并有效改善,方能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和法科生就业好转。6  其次,对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指导高校有效服务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法治进程意义重大。从某种角度来说,大学毕业生是高等教育创造的终端产品,要从高等教育适应区域经济

5、发展人才需求的角度,研究法学人才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何培养地方社会发展所需法治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从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改革发展需求的角度,研究如何界定法学教育教学方向,有效提升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满足依法治国法治人才需求。  最后,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法科大学生就业事关毕业生切身利益,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关系到法治中国建设的支撑能力,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因为毕业生的不安定就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因此,加强对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影响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的主

6、要原因  从某种角度来说,法科毕业生是法学高等教育创造的终端产品。法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社会学科,法科生仅掌握法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具备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职业道德。而这也恰恰是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的关键所在。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认为,法学院培养的学生应主要从事法律实务工作,而不是以培养法学理论工作者为目标;评价一个法学院应主要以其毕业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如何为标准。当前,造成法科生“眼高手低”、缺乏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方面。  1.法科生人才培养定位同质化明显,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合理,具体教学内容与社会法律职业标准严重脱离。以独立学院为例,部分学校

7、囿于经费数量、师资水平、教学设施、教育政策等因素,在制订法学人才培养方案时捉襟见肘,难以根据人才培养实际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出现较多“因人设课”、“因时设课”6现象。此外,因师资经常流动、生源情况常常变化,导致人才培养方案年年变、教学计划时时动,难以形成科学成熟的培养计划,更谈不上在教学内容的细节设计上,实现以法律职业标准为依据进行科学定位、合理规划了。  2.独立学院法学教育“软件、硬件”投入水平不够。法学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