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教育传统中的人文通识理念

论儒家教育传统中的人文通识理念

ID:3150504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论儒家教育传统中的人文通识理念_第1页
论儒家教育传统中的人文通识理念_第2页
论儒家教育传统中的人文通识理念_第3页
论儒家教育传统中的人文通识理念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儒家教育传统中的人文通识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儒家教育传统中的人文通识理念  今天的中国高校里,人文通识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很多人以为人文通识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和通识观念兼而有之。只是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学科划分的细化,人文教育才逐渐让位于科学教育。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儒家教育思想无疑是最有代表性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虽然历史上排儒批儒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但从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儒家教育观念无论在先秦还是在封建时代都是占据教育领域的主导地位的。  我们以孔子和朱子的教育思想为例,找寻中国传统教育中

2、的人文通识因子,从而为我们今天更好地推行人文通识教育提供学理上和方法论方面的借鉴。  一、君子不器、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其所开创的儒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自不待言,就其传播文化的方式而言也是高明到举世罕见的地步。  孔子作为教育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是春秋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的。春秋之前,学在官府,有资格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都是贵族子弟。公元前八世纪以后,周朝王室逐渐衰微,诸侯国力量不断增强,国家对学校的控制能力也随之减弱。原来只有贵族们

3、才能享用的典籍逐渐流落到民间,一些通晓诗书的知识阶层开始在社会上活跃起来,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4“士”。这些“士”凭借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聚众讲学,发表政见,力图为社会改造和发展指明路径,由此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私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作为“人伦之楷模,万世之师表”,孔子本身有着极高的人文素质,而他对弟子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多种才能的修炼也是颇为重视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无比丰富,其中最具有垂范意义的是“有教无类”和“君子不器”的思想。  (一)“有教无类”是就受教育的对象而言的。  孔子之前,

4、接受教育是贵族子弟的特权,“六艺”之类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统治阶层提高素质,从而更加具备统治人民的资格。是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将受教育的机会推广开来。不论贫穷富贵,只要带来“束?”作为见面之礼,表示愿意前来学习者,孔子一概接受。在孔门弟子中,穿着狐裘坐着马车的富家子弟与身居陋巷衣食寒碜的贫士可以同席读书,“闻一以知十”的英才与反应迟钝者可以共同切磋学问,父子兄弟也可以成为同学。不论出身贵贱、天分高低,孔子皆一视同仁,绝不歧视。因此,慕名前来求学者很多,以致形成了“弟子三千”的壮观局面。正是

5、这种“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落后局面,为那些出身寒微的贫士提供了进身之阶,为社会提供了更多人才,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君子不器”是就受教育者的培养目标而言的。  古代学校的教学内容是有一套完整体系的。以先秦为例,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的科目称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4教育在夏代已经萌芽,到了西周进一步达到完善。其中“礼”就是各种礼节,即今天所称的“德育”;“乐”指音乐、舞蹈、诗歌等;“射”是射箭技术;“御”是驾驭马车的技

6、术;“书”是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指数艺九科,是数学等自然科学。“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并按照年龄差异分别施教。“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在大学阶段得以完成;书与术是“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六艺”教育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人类所能具有的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技能,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我们今天学校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对先秦教育思想的一种传承。  二、格物致知、明道济民――朱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之后

7、,中国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在后来各个历史时期基本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同时其他学派的思想,如佛学、道学、玄学等也在或多或少影响着教育,使得中国传统教育在“独尊儒术”的基础上也能够兼学别样,推陈出新,从而能够使几千年的文明绵延不绝。但同时,随着专治制度的不断加强和科举制度的强化,“德业”与“举业”的矛盾不断加深,应试教育下实用性、功利性的弊端不断加强。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系统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其中,官学(尤其是中央官学)在科举考试时显示出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也就成了最容

8、易滋生教育腐败的地方。4  有鉴于官学教育的种种痼疾,一些具有儒家正统观念的教育家和要求平等的平民弟子,都迫切希望实行教育改革,革除官学之弊,破除官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时代的催生下,书院教育成为官学之外最受欢迎、影响最大的教育机构。  为了纠正官学之弊,朱熹大力推行书院教育,积极倡导“德业”与“举业”并重,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朱熹之外,还有一大批教育家,如周敦颐、“二程”、范仲淹、王守仁、顾宪成等,他们主办的书院中,都把人格教育放在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