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04946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论柔道连络技技术的训练原则及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柔道连络技技术的训练原则及方法 摘要:通过观察法对比赛中柔道连络技技术使用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查阅及柔道竞赛规则分析,确定柔道连络技技术的技术分类;同时结合实际训练经验,认为柔道连络技训练应遵循个体化、全面化、合理化原则;在实际训练中应确立“技术树”概念,合理科学地培养柔道连络技技术。 关键词:柔道;连络技;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1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5.014 柔道运动中的“连络技”即进攻中所使用的连贯动作,或谓之组合技术。由于柔道运动对抗较为激烈,进攻方使用进攻技术时往往很难取得即时效果,所以就需要根据
2、对手位置、体态之不同,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进攻,以求得分、获胜。因此,柔道运动技术训练中,连络技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关于对抗项目连贯技术训练,已有文章对其进行探讨,如韦晨阳、韦益毅对自由式摔跤连贯技术训练方法[1],苏日嘎拉图对连贯技术训练技巧都有论述。[2]但对于柔道连络技术训练的研究,则鲜有人关注。基于此,本文以文献资料及实地观察为研究方法,就柔道连络技的分类以及训练原则略作阐述,以期对训练、教学指导有所裨益。 1柔道连络技技术分类6 柔道连络技技术分类基于柔道技术的分类。众所周知,柔道技术所涵盖者较为复杂,可分为投技、寝技,实际上等同于摔跤项目的站立与跪撑技术。但细分起来,
3、柔道技术则不仅仅局限于投技、寝技,以柔道寝技技术为例,其包括关节技、绞技及抱压技,可见柔道技术种类、内容是十分繁杂的。本文根据柔道技术分类,将柔道连络技技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见表1) 以上仅仅是包含两个独立技术动作的连络技。其实在实际运用中,例如投→投→寝或投→关节→抱压技术之类的技术组合也是存在的,比如一方使用投技中的大外刈接外卷?z,然后将对手带入寝技,趁势转为后袈裟固。由于柔道连络技术技术组合较为开放、多变,因此柔道连络技技术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正因为其复杂多变,故其就成为比赛中得分、获胜的重要手段。 2实际情况下柔道连络技技术的使用情况 本文以2015年阿斯塔纳柔道世锦赛比赛
4、男子-60公斤比赛影像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前八名选手连络技使用情况加以统计,具体数据可参阅下表2: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连络技的应用在整个柔道实战的比重还是较大的,至少占百分之五十强。那么,具体到柔道连络技的微观层面,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依照前文所述之柔道连络技分类法,对上述选手所使用连络技加以归类,详细内容可参考表3:6 由上表可知,在实际的比赛中,投技连络技技术也就是站立技术之间的转换是较为常见的,同时也是得分率最高的。因为柔道比赛对抗激烈,进攻方与防守方经常处于重心不平衡的状态,故使用站立组合技术比较容易破坏对方重心从而得分。 当然,投技连络寝技技术也是连络技技术得分的另一来源。
5、其中,以投技连接抱压技技术得分最为常见,其次为连接绞技和关节技技术。之所以如此,应与比赛实际情况和竞赛规则有关。我们知道,柔道竞赛一直呈现出一元化与二元化并存的特点。所谓一元化,就是两大并存的站立技术和融合固技、关节技及绞技的寝技技术在比赛中同时使用,一旦从站立转到跪撑等状态,比赛自然进入到寝技技术的较量当中。但是,这种一元化并不能说明二者的技术特点、规则判罚标准的一元化。柔道项目的竞赛规则对投技技术判罚和寝技技术的判罚在许多细节是不一样的,具体到柔道技术实际应用也是如此。绞技、关节技之所以使用次数低于抱压技,基于两方面:一,防守方对于脖颈、肘关节的保护非常严密,方法也较为方便,这样就使得
6、进攻方难以下手;二,时间限制也是制约关节技、绞技技术使用的另一因素。为了保持竞赛的激烈性与对抗性,裁判会根据双方对抗的程度来决定是否暂停比赛。由于防守方对于关键部位的防守较为严密,因此进攻方在使用关节技及绞技时,会出现一定的僵持,而此时裁判为了避免比赛出现此类情况往往暂停让比赛重新开始,这就造成了投技连接关节技、绞技后,难以立竿见影立即得分。相比之下,抱压技由于其技术较为简单,且防守方防守不如关节技、绞技便利,加之抱压技一旦形成即可计时算分。同时在许多情况下,比赛双方由投技站立状态转为地面技术的最初状态很容易形成抱压技状态,例如外卷?z技术一旦成功后直接转为后袈裟固,大外刈技术则可转为袈裟
7、固。6 3柔道连络技技术训练原则 柔道连络技技术因其实用性,故在实际训练中应当强调连络技的培养与强化,本文认为连络技练习与强化过程中特别注意以下原则: 3.1个体化原则 柔道连络技的选择应当结合运动员自身特点,切忌一刀切式的盲目练习。比如运动员擅长投技,其连络技术的选择就应当围绕着投技技术展开。反之,若运动员擅长寝技,则连络技的选择与制定就应当着重强调投技、寝技的结合。 3.2合理化原则 柔道连络技术的选择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