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思维角度,寻找解题突破口

转换思维角度,寻找解题突破口

ID:3150475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转换思维角度,寻找解题突破口_第1页
转换思维角度,寻找解题突破口_第2页
转换思维角度,寻找解题突破口_第3页
转换思维角度,寻找解题突破口_第4页
资源描述:

《转换思维角度,寻找解题突破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转换思维角度,寻找解题突破口  [摘要]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因为思维受阻不能解题。通过转换形式、情境、句式,帮助学生在解题时化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熟悉,变不同为相同,寻找解题突破口。  [关键词]思维角度数学情境语言句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29-087  在解应用题时,很多学生往往因为不能理解题意导致思维受阻,此时如果能转换思维角度,把题目变得简单易懂,就能顺利解题了。笔者试着通过具体的案例操作从转换形式、情境、句式等几个角度,帮助学生根据具

2、体问题变换观察和思考的方式,寻到解题的突破口。  一、转换形式,变抽象为具体  数学思维有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两种形式,它们都是以数学语言和符号语言为思维载体,因此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有文字和图画这两种形式。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纯文字的应用题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困难。所以教师可以边帮他们读题,边引导他们将文字转换为图画的形式。  例1“排队问题”教学片段  师(出示题目:同学们排成一队去植物园参观,从左边数小平排第3,从右边数小平排第6,一共有多少同学去参观?):请先读一读题目,再在练习本上做一做。4  生1

3、:3+6=9(人)。题目中有3和6,让我们求“一共”,所以用加法来做。  生2:一共有8人。我先画了3个小人,第3个小人是小平,再画了6个小人,让从右边数小平排第6,这排一共有8人。  生3:我的算式是3+6-1=8(人)。我是用○表示小朋友,●表示小平。所以得到:○○●○○○○○  师:大家认为正确答案是几人呢?  师:现在一起来看看生2和生3的做法,你觉得怎么样?  生4:我觉得像生3那样画圆更方便,画小人就太慢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把纯文字的题目转换为图形化的题目,让学生经历了从抽象到直观的过

4、程,帮助他们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转换情境,变陌生为熟悉  有些题目的情境学生会感到很陌生,难以分析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此时,教师可以把陌生情境转变成学生熟悉的情境,帮助学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本质。  例2“周长和面积”教学片段  师(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的宣传画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生1:20×4=80(平方米)=8000(平方分米)。  师:刚才大家很快就解决了长方形的面积问题,现在我们再来看另一道题目。(课件出示:一辆压路机的行驶速度

5、为500分米/4分,滚筒的宽度是8分米。压路机行驶5分钟,压路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谁看懂题目的意思了?  生2(用粉笔当压路机进行展示):我觉得压路机压路的轨迹其实就是个长方形。压路机1分钟的长度是500分米,宽度是8分米。  师:是的,现在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解答。  生3:我先算出1分钟压路的面积是500×8=4000(平方分米),再算出5分钟压路的面积是4000×5=20000(平方分米)=200(平方米)。  生4:我先算出压路机5分钟行驶的长度是500×5=2500(分米),宽度是8分米,

6、所以5分钟压路机的面积是2500×8=20000(平方分米)=200(平方米)。  师:真厉害,你们虽然想得不一样,但是都算出了5分钟压路机的面积,还能把单位平方分米转变成平方米。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把情境转换为学生熟悉的“长方形面积问题”,学生很轻松就能解题。  三、转换句式,变不同为相同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常常能用多种不同的语句表示同一个意思。其实在数学上也可以进行句式的转换,如“橘子比苹果多5个”,可以转换为“苹果比橘子少5个”,“橘子与苹果相差5个”,等等。  例3“比多少解决问题”教学片段  师

7、(课件出示:橘子有35个,比苹果多10个,苹果有多少个?):请先读题,再列式计算。  生1:35+10=45(个)。4  师:你为什么用加法列式?  生1:题目当中有“多”字,要用加法计算的。  生2:我列式“35-10=25(个)”,因为这道题目是橘子多苹果少,求小数用减法。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比苹果多10个”,谁比苹果多?  生:橘子。  师:很好,橘子比苹果多10个,能换种说法吗?  生:苹果比橘子少10个。  师:是的,那么这句话中你知道谁多谁少呢?  生:苹果少,橘子多。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把“

8、谁比谁多”转换句式为“谁比谁少”,层层“逼问”,帮助学生避繁就简,顺利解题。  (责编童夏)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