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04632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遵循教学规律教好物理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遵循教学规律教好物理概念 作为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课是日常性工作,在听课中总是感觉教师对物理概念的教学很忽视,不是采用灌输式直接向学生讲授,就是要求学生看书读概念.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使概念教学落入只顾形式不顾实质的境地,因此,有必要强调:物理概念教学应当遵循教学的规律. 概念是知识的基石.抓好物理概念的教学是物理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在认识物理概念的特点和了解掌握物理概念应该经历的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谈谈怎样提高物理概念教学实效. 1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事实、现象 在物理概念形
2、成过程中,感觉、知觉、表象是基础,科学思维是关键.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列举事实,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或进行实验;或组织有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现象,索取资料,发掘问题,勤于思考,使学生从实验观察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例1在“压强”6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两个小实验的对比,给学生提供深刻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的进一步思维提供厚实的基础.实验一,用一支铁钉轻而易举地把气球扎破;实验二,在布满钉子的钉板上放置气球,再在上面放上两大块砖块,结果气球不会破.或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
3、,展示拥有宽大脚掌的骆驼,可以在沙漠上自由行走;功夫片中的周星驰能安然睡在钉板上;推土机、坦克在烂泥滩里顺利行驶等场面.也可以用图片展示铁轨下的枕木、滑雪用的滑雪板、人行道中间的盲道、切皮蛋的细线、锋利的刀口等. 表象是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的必要过程和桥梁,感知是学生对物理事实、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有较清晰的认识.因此,必须要为物理概念的建立提供丰富的表象,学生的认识才能实现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具体变为抽象的飞跃.有些物理现象可以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用多媒体慢镜头播放;有些难以直观观察的现象,如电场、磁场、电流等,
4、可以制成现象生动的动画进行模拟. 2启发引导学生对事实、现象展开思维 每一个物理概念都是在观察、实验基础上,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排除片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抓住一类物理现象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并加以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事实、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排出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所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形成概念.用准确、简洁的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给出确切的表述或定义,并指出所定义的概念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使学生能在不断发现问
5、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概念的含义. 例2“杠杆定义”的教学.可以通过列举生产实际、生活中运用杠杆的实例,再抓住2~3个典型的应用,进行演示或模拟实验,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化作出示意图;让学生发现例子中的共同特点:硬棒、固定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 例3“力的概念”6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生活、生产实际中具体事实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照以下程序归纳得出力的概念.从程序可看出:凡是有力出现,必须都有两个物存在,把这些具体的物(人、推土机、拖拉机等)概括为物体;而作用是对不同物体间的“推、拉、压、提”等的
6、高度概括.再由所举的这些实例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凡是物体间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是相互的,任何一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其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存同消,从而概括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图1). 例4在学习“密度概念”时,在学生完成“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之后,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总结密度概念.(1)两个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等?(2)一大一小的铁块都是同种物质,这个实验结果的事实说明什么?(3)对不同大小的铁块,这个比值相同,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数学关系?(4
7、)对一大一小两个木块的实验结果,是否也有上述铁块这三个问题的相同分析?(5)铁块与木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吗?(6)对铁和木,比值不同说明什么普遍含义?(7)质量与体积的数学比值结果,表明什么含义?(8)实验结果得出了铁与木两种不同物质上述比值的不同,又表明了怎样的物理含义?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自己动手探究实验,自己认真观察发现物理现象,再经历周密的思维,同学们便顺利地总结出了密度概念. 上例中,学生都是在已有认知结6构基础上,通过大量感觉、知觉、表象,再经历理性的思维分析,建立了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8、和物理概念的特点.学生只有经过一系列严密科学的思维过程,清楚地知道某一概念是从哪些物理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怎样抽象、概括出来的,头脑中建立的物理概念才能生动具体牢固. 3加强相关、相似概念的比较 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容易影响学生对所学概念深刻、准确的把握.为了让学生学好概念,必须认真分析产生混淆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容易产生混淆的物理概念通常有以下情况: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