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3284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物理概念建立和物理规律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理概念建立和物理规律教学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它们是中学物理入门的第一步。如果把中学物理这门科学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砖石和钢筋框架。有经验的物理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抓好基础知识学习,指的就是抓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学习。怎样才能使学生们透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不会混淆与误解呢?概念和规律的整理方法很多,下面我简要地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中存在的不足 1.只背公式或只从数学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不理解其含义和条件 如力学中,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的
2、定义式,电学中有关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这些公式都能计算相对应的物理量,但不能只从数学角度理解这些公式。讲解这些公式,我的看法是可以复习初中的密度公式,因为学生对物体的密度有比较好的感性认识,这时再教物理量的定义方法比值法,学生就比较好接受。 2.只记结论,不注意物理过程 现举两道习题说明。 例一:足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飞向墙壁,碰到墙壁经0.1s后以8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回来,求足球在与墙壁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刚进高一的同学在做这题时对0.1s的过程是理解不到位的,有的同学认为末速度为0m/s,有的同学认为末速度为8m/s,而少数知道-8m/s也是糊里
3、糊涂对的。 例二: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例说法正确是的:[] A.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快; B.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大; C.加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越快; D.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也为零。 析:该题正确答案是A。在初学阶段,很容易选错。原因何在?老师引入加速度概念时,一般都要举出几个变速运动的例子,分析比较,最后强调了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引入加速度。如果听课时注意这些就能弄清楚;之所以选错是忽略了引入过程。 3.只重视物理,不重视用词语直接表达的概念 中学物理课本中用语言直接表达的物理概念比物理量还要多,如质点和点电荷、重心、平动、转动、内能、理想气体
4、等。这些概念不仅定义严谨,而且能与其他物理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模糊不清,不但直接影响解答习题,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对于系统掌握物理知识都造成障碍。比如在讲机械运动的定义时书上是这样说的: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而我们老师往往都简单带过,而不懂讲清一些问题,如果我们这样向学生设置一个问题:概念中一个物体是指什么?(研究对象)另一个物体又是指什么?(参照物)这样对概念的理解就比较深入。 二、概念、规律形成过程教学的基本结构 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 提出问题→假设猜想→理论推导→实验验证→获取结论
5、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的物理认识结构与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学生的自主活动是实现概念、规律形成的核心环节。 根据这一原理,归纳出物理学习的基本过程为:①物理问题的提出;②科学方法的培养;③实验设计能力;④形成概念、建立规律;⑤解决问题。以上过程的实施要充分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 三、教师在教学中的策略 1.通过表格对比法整理易混概念与规律 如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时,可引导学生列表进行对比(见表1),该方法适用于类似容易搞混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和掌握。 表1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表 2.框架示意图法适合整理关系复杂的概念与规律的关系 许多物
6、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特别是有些交叉关系的,用语言表达很难讲清楚,而用框架示意图则一目了然。当然这种图与上面两种情况相比要困难得多,只有对物理内容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画出理想的框架示意图,而框架示意图又使我们在识记知识方面更加轻松。 例:功与能的关系图 上面框架示意图揭示了功与能的关系,从图中可知每个力做功均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比如,动能变化要看总功,而重力势能变化看重力做功。在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若只有重力做功和弹性力做功,而其他力不做功,则能量只在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机械能不变。 3.树形结构图法和框架示意图法 树形结构图法和框架示
7、意图法适合在一章或一个板块学习之后,因为这个时候会出现大量的零散概念,它们互相影响,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觉得自己越学越糊涂。这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整理这些知识,用一条或几条线把这些概念串起来,构成一个知识体系的大树,把所有概念放在它们应有的位置上,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理解物理概念。 4.流程图示法适合对概念和规律形成的思维过程进行总结 流程图示法有点类似于框架示意图,在解题时流程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题目快速定位,并确定使用何种手段处理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