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04521
大小:11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2
《支撑平台: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桥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支撑平台: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桥梁 摘要: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越来越得到重视,通过“衔接”可让师与生、教与学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然而,由于“衔接”研究的平台不多,“衔接”研究的渠道不畅通,导致“衔接”的有效性不强,因此,加强“衔接”研究平台建设已是当务之急。以“衔接感悟场”、“衔接实践场”、“衔接QQ群”、“衔接微信”为基础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区域性支撑平台,已逐渐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的“学习场”、“对话场”、“文化场”、“研究场
2、”,为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架起了桥梁。 关键词:平台;中小学数学;有效衔接;桥梁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A-0080-04 小学与中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脉相承的两个教学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教学过程虽有其各自的独立性,但更有它相辅相成的一面,具有较强的连续性。特别是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是小学和初中教育的过渡期,过渡期衔接得好与坏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影响很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多处体现了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如:“借助现实情
3、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1]“10在第二学段讨论过的方法是基于四则运算,还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或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解决。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加深对于模型的理解。”[2]然而,在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了问题,教材编写各自为政,导致教学内容出现断层、脱节、重复等现象;中小学数学教师对“衔接”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彼此的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知识的关联度、教学资源等情况缺乏必要了解;中小学数学教师之间、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间沟通的渠道不通畅,缺少正常的
4、交流平台。天津师范大学崔一心教授指出:“中小学教师互不了解对方教学,是教学衔接的一个盲区。”[3]为此,我们于2011年开始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区域性支撑平台(简称“支撑平台”)建设,对“支撑平台”的架构、建设策略与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为中小学数学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等方面的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帮助,区域内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 一、构建“支撑平台”的意义 近年来,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被越来
5、越多的人所重视,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氛围不浓,部分教师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研究者中初中教师比较多,小学教师比较少;二是宏观谈“教学内容衔接”、“教学方法衔接”的比较多,研究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三是中小学处于封闭状态,以个体研究为主,在区域内缺少研讨、交流、反思、资源共享的平台。构建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互通平台,通过“支撑平台”建设,营造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的氛围,引导中小学数学教师提高“衔接”的意识,使“衔接”10研究成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自觉行为;
6、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的机制;开展以专家引领、交流研讨、课堂教学、总结反思、教学资源开发等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活动;形成“衔接”研究的“学习场”、“对话场”、“文化场”、“研究场”;使有志于“衔接”研究的中小学教师有归宿感和成就感。这样,就能整体提升区域内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的水平,提高区域内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支撑平台”的架构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教材、教师、学生等诸多因素,要使衔接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要关注“四不能”与“四要”:一是不能只在义务教育第
7、二或第三学段内进行封闭研究,而要把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综合起来进行研究;二是不能只是单一的个体研究,而要注重专业化团队的打造;三是不能完全通过行政手段加以驱动,而要构筑研究活动的平台,激活教师主动研究的意识,形成衔接研究的“场”;四是不能只使用传统研训平台,而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采取“实体平台”与“虚拟平台”共存的混合式研究方式。为此,我们重点开展了以“衔接感悟场”、“衔接实践场”、“衔接QQ群”、“衔接微信”为基础的“支撑平台”建设。 四大“支撑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引导中小学数学教师强化个体研究意识和
8、群体研究欲望,形成研究的习惯和常态化的研究状态,使“衔接”研究成为自觉行为;有利于中小学数学教师“瞻前顾后”,整体了解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准确把握“衔接”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中小学数学教师间“有效互动”、“合作共进”,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更好地学;有利于挖掘“衔接”10的家庭教育资源,让家长为“衔接”教学出谋划策,使中小学数学教学得到家长的更多关注、协助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