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培养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学校要培养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ID:31502940

大小:10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学校要培养不惑、不忧、不惧的人_第1页
学校要培养不惑、不忧、不惧的人_第2页
学校要培养不惑、不忧、不惧的人_第3页
学校要培养不惑、不忧、不惧的人_第4页
学校要培养不惑、不忧、不惧的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要培养不惑、不忧、不惧的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要培养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摘要本文从“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出发,提出学校教育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知、情、意,知育要培养知者心无惑乱,情育要培植仁者心无忧虑,意育要造就勇者心无惧怕,让学生成长为不惑、不忧、不惧的人,这是我们应该寻求的教育之道。  知育情育意育  谈及教育,我们从未轻慢懈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警训我们也一直在践行。但当我们发现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只会应对书面考试、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时,当我们看到他们与人相处、行为举止自私狂妄时,当我们感叹他们只能呆在温室、遇到困难就逃避崩溃甚至轻生时,我

2、们不禁要问: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当今学校的教育之道何在?7  一个世纪前,梁启超先生曾应苏州学界邀请做过一场言辞恳切的演讲,先生对于教育的深刻感悟,对于青少年的诚挚规劝,虽时过境迁仍耐人寻味。任公认为,学生进学校除了求学问,更根本的在于学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呢?做具有智、仁、勇三达德之人。他认为,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教育亦对应有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虽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倡导已久,但我国学校教育的诸多内容并未真正落实或取得实效。孔子云:智

3、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让学生真正成为富智慧、有胸怀、意志坚强的人,绽放出人性所具有的睿智、光辉与坚韧,成长为能够从容应对生活、积极创造幸福的人,是我们应该寻求的教育之道。  一、知育培养知者心无惑乱  当今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令人应接不暇。如何在庞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遇事不迷茫困惑?这应该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对学生进行知育培养的应有之义。  为什么遇事人们会迷惑?因为我们可能知之有限,而遭遇的恰恰是我们不太熟悉的领域。智者不惑,是因为智者见多识广、明于事理、洞达因果,所以不容易陷入迷茫困顿。要

4、想遇事不困惑,人们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和社会知识,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较为开阔的视野,这样方可见怪不怪、从容应对。学校里众多学科传授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丰富和拓展他们的头脑和视域。  当然,仅仅了解或者识记一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遇见的事理都是千变万化的,认识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做出良好的判断,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分析、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我们称之为综合才智或总体的智慧。智慧的

5、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教育者长期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而这一部分素养的培育,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知育比较薄弱的地方。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而智慧是更大的力量,它让人具有辨析、预见、判断的才能。智慧的人,权大小、会判断、重长远,这样的人即可世事通透、进退自如、摆脱困惑。7  知识和智慧相辅相成,又各有不同。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经验的总和,智慧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分析判断、灵活应对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来说,知识主要来自学习和识记,而智慧需要思考和练习。有知识不一定意味着有智慧,知识可用来唤醒

6、智慧,而智慧是知识的巧妙运用。识记知识,这是我国学生的强项,我们必须改善的是,如何在识记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领会知识的精髓,将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在适当的时候表现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化为睿智的行为。  二、情育培植仁者心无忧虑  通过学习和实践的历练,我们可以致力成为智者,智者不惑。智慧和道德往往密不可分,因为美德的真正源泉是智慧。真正智慧的人一定是有道德的人,往往也是仁者。那么,为什么仁者无忧呢?孔子说:仁者,人也。人格完整就叫做“仁”。人格会反映在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上,我们通过一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处理,

7、可以看出其是否仁者。仁者爱人,不囿私利。仁者的力量始于人格和内心,其内心完满富足,自我得到了修缮,而后就能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在仁者看来,相对于茫茫宇宙和大千世界,每个人平凡如同尘埃,人类的前行依赖于群体的力量。在宏大的世界面前,我们个人的些许利益或成功都微不足道,人之为人,顾全整体和大局、自强不息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仁者为人坦荡、勇于奉献、乐于承担,所以不易生忧。试想,如果我们心性豁达、顾全整体,同时又能常常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就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了。7  人有七情,忧为其一。为柴米

8、油盐的生计而忧,是一种忧;为谋求升官发财、荣华富贵而忧,也是一种忧;升官发财后,害怕官与财不保,又是一种忧。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是忧成败,二是忧得失。这些“忧”概括起来,皆是为私而忧。仁者不忧,实质上说的是仁者不为私而忧。其实仁者亦有忧,即为民众社稷而忧。仁者悲天悯人,其心浑然与物同体,常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却无私虑私忧。诸葛亮“夙夜忧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