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0256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鲜活的人生比陈旧的理念更重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鲜活的人生比陈旧的理念更重要 《〈论语〉选读》作为浙江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块内容,大多数学校要用至少半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相关的教学,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孔子学说的历史光辉,也体悟到了孔子学说的现实意义。 《〈论语〉选读》的教学从原先的资料匮乏,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已经逐渐走入到了资料充实,相对成熟的阶段。如何处理文本与资料的关系,如何处理孔子思想与现实的关系,笔者在此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不能把《〈论语〉选读》按一般文言文来处理 一般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文本体裁和内容做不同的处理,或重人物形象的分析,
2、或重意境情趣的分析。但在不同中却有着更多的相同,我们会花上很长的时间进行文本的浅层理解――翻译,以此来积累文言古词,了解文言句式,从而能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但是在对《〈论语〉选读》的处理上决不能停留在对孔子言论的解读上,实践性才是我们教学《论语》的重点所在。 我们从《〈论语〉选读》教材的编排特点大体也可以了解到教材编排者不想让老师花时间在对文本的浅层理解上。《〈论语〉选读》中每一课每一章都有译文,难懂的文言字词,涉及到的古人名等都有注释,每课后还有“相关链接”介绍后世学者对该篇中所体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在这种编排下如果我们还要花时间
3、去对文本进行详细解读,这无异于画蛇添足。4 让学生能沐浴到孔子思想的光芒,感受到孔子的智慧,通过学习,激起他们内心向上、向善的潜意识,进而主动要求提升自我修养,这应该是我们重学《论语》的目的,也是每个教师应该去努力的方向。结合现实来解读《论语》应该作为课堂的重点。 二、对《〈论语〉选读》的解读不可太深也不能拔得过高 就最近几年开展《论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两个明显的问题:解读太深和拔得过高。 《论语》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后世的学者大儒,皓首穷经,也不敢说吃透了孔子的思想,更不要说通过半学期的课程学习,通
4、过老师的解读就能讲清楚孔子思想,何况我们语文老师对《论语》缺少深入的研究,大多数老师只是临时抱佛脚查阅资料,自己只能算得上一知半解,没有深入解读《论语》的能力,就没必要把本应师生共同探讨的课堂变成高深莫测的布道场。如果现在的我们也还在大谈特谈“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明显是罔顾事实;古人尊崇孔子为“圣人”,把他供奉在了神龛,如果我们现在也把他当做神明,那是不切实际了。读《论语》首先得剔除他“圣人”的光环,把它当作一个普通人,唯有如此,学生才不会觉得孔子的思想是我们现代人高不可及的。 细读《论语》,我们从孔子与众弟子的交往中,最先感受到的
5、是他有着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当他看到弟子表现优秀或学有所成时,他会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他会以一种近乎感叹的语气赞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4他会在子贡能做到举一反三时,非常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诉往而知来者。”他会在子夏请教《诗经》后能领悟出“礼后乎?”高兴而又谦虚地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正因为孔子是人,所以他做不到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当他的得意门生颜渊去世后,“子哭之恸”,甚至悲痛地地说:“噫,天丧予!天丧予!”讲究中
6、庸之道的孔子会为自己的弟子去世而异常哀痛,这也见出了他的真性情。当众弟子侍坐在他身边时,他看到闵子骞“??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在孔子的喜怒哀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这些情感都是因学生而发,他绝不是后世被人画在纸上,接受膜拜的那个“孔圣人”。对孔子,我们毋需把他拔得太高,把他当作完人,当作“万世师表”。 三、对孔子观点不可全盘接受 我们得承认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中国人性格的建构有着重要的作用,他有关“智”“仁”“勇”的一些论述,有关教育、交友、处世的观念的确可以作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但有些观点应
7、该根据我们现实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对待孔子思想的态度也要与时俱进。 对于交友,孔子强调“适可”原则,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4对朋友忠言相告,不听就作罢。这个原则在处理一般的意见分歧时是可行的,如若朋友所做之事性质恶劣,有违法乱纪的趋向,而他又一意孤行,作为朋友假如依然坚持这个原则,为了不自讨羞辱,而放任朋友做出产生严重后果的行为,这不仅害了朋友,而且自己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对于这种情况,真正的朋友一定要忠言相劝,这才是对朋友负责,对社会负责。 在治国理政上,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8、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肯定道德的感化而否定刑罚的约束,这在孔子追求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或许是适用的,但在现实社会,只靠道德的感化,是很难实现治国理政的目的。能被道德感化的民众必须是有“恻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