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小学综合实践课之我见

上好小学综合实践课之我见

ID:3150204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上好小学综合实践课之我见_第1页
上好小学综合实践课之我见_第2页
上好小学综合实践课之我见_第3页
上好小学综合实践课之我见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好小学综合实践课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好小学综合实践课之我见  摘要:小学数学要结合小学生的心智特点,重点放在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上面,这也是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的需要。文章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教学方式多样化,增强学习兴趣等两个方面展开,本在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探寻教学的至高境界。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兴趣;竞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389-0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它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我认为,要上好综合实践课,应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要保证学生活动主题的整合性,在以校为本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  1、保证整个学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具有一定的广度。学生的活动主题往往是从生活背景中、从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从一个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来看,任何一个活动主题都是有意义的。但如果整个学段的活动主题只是围绕某一角度来确定的,那么活动主题的确定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整个学段学生确定活动主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涉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

3、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背景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在不同年级关注不同领域的问题。  2、妥善处理活动主题中的知识性问题。任何主题的活动都应该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方式,自主获取知识,形式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之一。因而,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与活动过程中,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及时整理与总结活动体会与活动收获,获取知识。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形式是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活动课程。因而,

4、活动就是其基本形式。在实施过程中,要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状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决定活动形式或活动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也要求活动方式的综合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个学段的活动过程中,经历探究、实践、调查、考察、服务、社会宣传、公益劳动、设计与制作、技术实践与劳动实践、信息实践、总结与交流、展示与答辩、回报与表演等活动方式。  2、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的价值就在活动过程中。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与活动空间,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要切实体现该课程的价值,让学生有所知、有所得、有

5、所悟,必须让学生“全面参与”,并“深度实践”。4  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必须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突出学生主体。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导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学生创造着课程。因此,不应把课程及其教材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

6、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更不同于学科坑成,它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通过实践获得发展。  2、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从学生出发是体现学生本位课程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的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准备阶段,最好不由教师提供活动主题或问题来让学生选择,而应由学生自主提出活动主题或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当然

7、,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定活动主题,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明确活动主题或问题的意义。  3、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但教师的指导需要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前提。指导不等于规定,不等于统一要求。  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处理好教师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