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特性看文本解读

从文本特性看文本解读

ID:3150032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0

从文本特性看文本解读_第1页
从文本特性看文本解读_第2页
从文本特性看文本解读_第3页
从文本特性看文本解读_第4页
从文本特性看文本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文本特性看文本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文本特性看文本解读阜宁县羊寨镇南羊小学袁爱萍文本解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于永正、孙双金、薛法根、窦桂梅等名师的语文课深入浅出、新意纷呈,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得力于他们对文本深刻、独到的解读,如何以教促学,提高文本解读的质量?我认为在研读的基础出上找准切入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找准了切入点,就能收到以简驭繁、事半功倍之效,避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繁琐主义;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所谓的切入点,就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因素,是因文而异的。文章的体裁、表现手法可以是切入点,文章的相关背景

2、资料也可以是切入点,一篇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关键词、关键句都可以是切入点。一、从体裁入手,把握共性求个性。现行小学初中语文教材基本上是按主题单元合成的方法编写的,文体特点被弱化了,文体知识被淡化了。其实,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适当了解一些文体知识,都是有益无害的。鲁迅曾说,“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并说“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这是就阅读而言讲分类的必要。就创作和体裁的关系,他有过这样的阐述:“有些小感触,就写写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不同的内容

3、适合用不同的体裁予以表现。我国最著名的蒙学教材《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散文选本《古文观止》的编写者都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唐诗三百首》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六类编排,乐府诗附入各体之后。《千家诗》与《唐诗三百首》编排基本相同,只是少了五七言古诗和乐府诗。《古文观止》以时代为经,作家作品为纬,同一作家同一类作品编在一起——都非常便于读者揣摩文章,领会同一类文章的不同写法。因此,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了解一些文体知识都是很必要的,教者都应不为现行教材的一些局限所囿,自觉利用文体知识进行教学

4、。5从文体看,苏教版也好,人教版也好,诗歌、散文、小说、剧本都有佳作选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无不涵盖,当然以记叙文为主。这是从宏观上作大略的区别,其实,即使同一文体特点,在同一类文章中的表现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果忽视了体裁因素,必然导致文本解读的浮泛一概,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一课《我们爱你啊,中国》这篇课文以“爱”统领全文,从幅员辽阔、河山壮丽、物产丰饶、风情优美等方面表达了爱国之情,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有的老师是这样做的:教学“幅员辽阔”,就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东西跨越多少时区,

5、南北跨越多少纬度,并且还把中国的领土面积和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相比来加以说明,学习河山壮丽一节,就让学生搜集我国还有那些世界闻名的景点及其特色,如此等等,把语文课泛化成地理课、历史课、政治课。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文本的体裁特点——这是一首诗,只有根据诗的特点设计问题和教学过程,以对比与阅读促使学生自我体验、情感积累,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诗的特点就是跳跃性强、语言高度精炼,表现在本文中,就是一节体现一个方面的“可爱”之处,每一节又是以点带面,如第四节表现多民族优美的民族风情就只

6、选取了藏、傣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作代表,意象的选取和语言的表达都体现一首诗的特色。把握诗的体裁特点才能更好的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有些文章的体裁特点是含而不露的,教者应研读教材挖掘文体“元素”,以便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不是按文体编排,但有些单元的文章却具有某一类文体的一般特点,教者应充分把握这种共性,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例如苏教版语文十二册第五单元可以看作是一组寓理于事的散文,作者通过某一件事的叙述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把握了这一点,教学时便可具备一种整体感而避免陷入琐碎分析。《天

7、游峰的扫路人》寓理于事情的叙述之中,理清了作者为什么写天游峰的险峻、扫路老人与天游峰的关系、扫路老人对工作的态度等问题,不但其“理”自明,文章写法的特点也可了然于心。《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都是与叙事之后与于篇末点明主旨,所述之事即是所悟之理的根据。这样做不仅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特性,对于写作的借鉴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单元从表面看,选文的体裁差异明显,但深入分析之后,仍可概括出一般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教者应不为体裁的外在特征所囿,深入分析。如苏教版语文十二册第六单元

8、,表面看,两片现代散文,两首古诗,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稍加分析,可发现表现手法有一致之处,即“5咏物以抒情”,即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某些情怀。咏物是手段,抒情是目的,咏物贵在形神兼备,抒情贵在于与咏物妙合无垠。这就是这组文章的一般特点,也是评价此类文章的一般标准,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助于“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师还应运用这些知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夹竹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