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陈樵信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代启示

略论陈樵信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代启示

ID:31497870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略论陈樵信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代启示_第1页
略论陈樵信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代启示_第2页
略论陈樵信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代启示_第3页
略论陈樵信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代启示_第4页
略论陈樵信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代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陈樵信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代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略论陈樵信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代启示  摘要:陈樵作为元末理学大家,其信义思想颇有创建,且躬行力践,为今人坚守信义,践行五常。陈樵认为:“知事理之宜曰义”,从易经天有“元亨利贞”四德,“圣人则天”,人则有“仁义礼知信”之五常的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揭示了“义”的最根本的涵义。陈樵在具体社会生活中,积极践行信义,“生平未尝言利,苟非其义,千驷万钟弗为动。”且多有赈灾、修桥之义举,平时力行孝悌忠信,坚守诚信为本。陈樵的信义思想和信义践行,对当今社会尤其是企业经营活动与商业行为中如何践行信义,建设“信义金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原本。  关键词:陈樵;信义思想;价值;启示;五常;事理

2、之宜;利人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43-02  “信义金华”这一命题,有着十分深厚理论渊源和极为迫切的现实意义。“信”与“义”或可分二词解析,则实为我国传统儒学之五常“仁义礼智信”的重要内容之二。  天有“元亨利贞”四德,“圣人则天”,人则有“仁义礼知信”之五常。婺学家们多有精辟论述和模范践行。陈樵作为元末理学大家,其信义思想颇有创建,且躬行力践,为今人坚守信义,践行五常,建设“信义金华”提供了现实范本。研究探讨陈樵的信义思想,对当今“信义金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8  一、陈樵信义思想及信义践行概述 

3、 陈樵(1278-1365),字君采,东阳亭塘人。理学肇始于北宋,发达于南宋,再盛于明,元代理学只不过是宋明理学的一个过渡期而已。理学在元代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大体上元代理学分为三个时期:元灭宋以前为传播期;元灭宋至英宗新政,为形成期;自泰定帝(1276-1328)至元灭亡为停滞期。陈樵所处的时代,正是理学发展的停滞期。  陈樵之学既有家学渊源,又有师承。其父陈取青,“通尚书及周易程氏传”,曾为“贤补太学生”,后闭门读书著文,学富为人仰之。其老师李直方,也是当时东阳著名的学者,小以世业治尚书,举进士不第,则“治河洛之学,六艺之文”。陈樵是一个肯坐“十年板凳冷”的纯粹学

4、者,长期隐居在小东白山银谷涧里,无心仕途唯有潜心读书著述,成就不菲。陈樵对自己的学说评价较高:“余悉屏去传注,独取遗经,精思至四十春秋,一旦神会心融,灼见圣贤之大指……。吾今持此以解六经,决然自谓当断来说于吾后云。”当时著名学者虞集、黄?谩⑴费粼?等皆敬慕陈樵,杨维桢、宋濂等对其学术造诣亦极推重。杨维桢在读了陈樵的二百余卷著作后,认为他“可继李虞以达乎欧韩王董,以羽仪乎孔孟子”。“李虞”即元朝的李孝光、虞集,皆大儒也;“欧韩王董”即欧阳修、韩愈、王通、董仲舒。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宋濂则称陈樵“以超绝之资,旷视千古若一旦暮,期以孔子为师,而折中群言之是非……,其所传者确然自成

5、一家言”,并把陈樵与淳熙二三大儒相提并论。  1、陈樵信义思想  陈樵认为:“8知天下之分曰礼,知事理之宜曰义,知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曰仁,而智者知此谓也”。对此宋濂是这样记述的,君子(陈樵)曰:“谓神所知之谓智,知天下殊分之谓礼,知分之宜之谓义,知天地万物一体之谓仁,礼复则和之为乐。”可见,陈樵自己在《少霞洞答问序》中的关于“义”的论述:“知事理之宜曰义”,与宋濂听到的陈樵关于义的论述:“知分之宜之谓义”,都是“宜”的意思。这样的解释是直接易经。《易经?乾》曰:“乾:元亨利贞。”“元亨利贞”乃天之四德,“圣人则天”,人则有“仁义礼知信”之五常。朱熹注曰:元亨利贞,天之德也。圣人

6、则天之元亨利贞,以合仁义礼知之德也。  《易经?系辞上》曰: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刚柔,立人之道曰仁义。根据人道配天思想,即元―仁,亨―礼,利―义,贞―知,乾―信。因此“义”又与“利”天然相关联。《易经?乾》曰:利者义之和。《中庸》曰:义者,宜也。朱熹注曰:阴阳相和,各得其宜,是亦分义。《易经?乾》又曰:利物,足以和义。何妥解曰:利者,裁成也。君子体此利以利物,足以合五常之义。这里强调“义”即利物,也就是利人,利他人!  综上上述,“义”有二义:一是“宜”也,即陈樵所谓“知事理之宜”,也就是事物裁成发展之理。二是利物,利他人,利己非义也。由此可见,所谓义举即以利人为目的的

7、行为,一般有二种情况:(1)利人利己;(2)利人损己。非义之举即以损人为目的行为,一般有三种情况:(1)损人利己;(2)损人不利己;(3)损人又损己。儒家则历来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婺学家们也历来强调“义利”一致。吕祖谦说:“君子以义为质。……其质须是义方能立本”。陈亮强调“义利”一源:“谓之杂霸者,8其道固本于王也。诸儒自处者曰义、曰王,汉唐做得成者曰利曰霸,一头自如此说,一头自如彼做,说得虽甚好,做得亦不恶。如此却是‘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如亮之说,却是直上直下,只有一个头颅做得成耳!”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