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648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活用课文插图 展现课堂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活用课文插图展现课堂智慧 翻开语文书,最先吸引学生的不是文字,而是插图,这些插图图案精美、色彩鲜艳、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珍珠镶嵌在课文中,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这一幅幅生动的插图赏心悦目,深深地吸引着儿童的目光,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课文插图大都重点体现课文主要内容,集中反映文章的中心,巧用这些插图,会让语文课堂增添光辉。活用这些插图资源,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插图,形象直观地理解文本,进行语文实践,优化教学过程,展现执教者的教学智慧。我们探讨使用插图的教学规律、教学艺术具有实际意义。 一、活用插
2、图理解文本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每篇课文都配有意境优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富有形象性、直观性、启发性以及趣味性,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课文插图给人视觉上的美感和冲击力,是语言文字形象直观的反映。插图提供静止的画面,课文对此进行细腻描述。插图和文本彼此之间可以进行逆向推演,可以由文而图,亦可由图而文。 1.了解写作对象 插图以它形象的画面展现文本内容,以此得以了解写作对象的特点。如《变色龙》一文的插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感受变色龙捕捉食物的迅速准确。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两幅插图的环境背景和变色龙的颜色
3、是否有差异,还可感知变色龙随环境迅速变色的特点。4 2.理解情节结构 利用插图可以明晰表达顺序,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如《云雀的心愿》插图突出线索结构,展示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来到不同地方看到的情景,“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飞呀飞,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飞呀飞,飞回他们居住的那片森林……”依据三幅图画就此明白写作线索,为理清条理找到突破口,也学习了作者的构段方法。 二、巧用插图加强语文实践 1.以图设境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插图,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如《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时利用插图创设情
4、境,文中的爸爸、妈妈、托利亚都露天站在大雨如注的林中旷地,只有4岁的萨沙穿着雨衣,可他却认为“我不是最弱小的”。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思考被雨打过的蔷薇花的样子,想象雨衣是怎样传递到萨沙身上的,模拟他和妈妈有什么对话。这样在强化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把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 2.以图品词 充分利用精彩的图画情境,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品析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如教学古诗《小儿垂钓》注意诗画结合,想象诗歌的意境,感悟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图中:孩子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儿没有马上回答路人打听道
5、路的问话,而是远远地招手请路人再靠近一点他会轻声作答。这一瞬间的动作,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孩童天真专注却不失礼貌的神情。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潜心品析诗中“遥招手”4的含义,并探究为什么不用“遥摇手”。 3.以图促悟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要抓住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感悟,促进对内容和情感的体验。如《黄河的主人》这篇叙事性散文在精读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入情境之中。利用学生已形成的阅读期待,认真体会描写羊皮筏子和黄河激流的句子,感悟羊皮筏子之险和黄河奔腾的气势。特别是在感悟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这
6、一主题时,可以凭借插图让学生对照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呈现一幅艄公机智勇敢,战胜惊涛骇浪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的生动画面。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受到强烈的感染,油然而生对艄公的敬意。 三、优化教学过程 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走进文本的内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整合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语文的综合性训练,可以起到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 1.激趣导入阅读新课4 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疑问,有了问题学生就会迫切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了。较好地把学生注意力
7、吸引到学习课文内容上来,由此引入新课。看到《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材图画中的孩子法布尔,谁都会对他鼓囊囊的衣兜很好奇,究竟衣袋里装满了什么,学生一下子就产生了疑问。通过浏览课文,当学生知道是各色的石子和昆虫时,好奇心更强了,最后知道是这些昆虫引领法布尔走进昆虫的世界、科学的殿堂,学生才恍然大悟。这一产生疑问,探究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学生是艰苦的更是快乐的。 2.方便人物背景简介 利用插图来简介人物,人物的姓名不再是一个符号,生平简历不再是几个枯燥的概念。学生看着图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印象更加鲜明、深刻。《陶校长的演
8、讲》编者匠心独运,在课题旁边的陶校长肖像穿着朴实、平易近人、正直热情。看着人物肖像水到渠成地介绍陶校长就是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原名文?F,后改知行,又改行知。他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誓言,积极投身人民教育事业。学生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李辉.小学语文教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