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 写中入读

以读促写 写中入读

ID:3149336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以读促写 写中入读_第1页
以读促写 写中入读_第2页
以读促写 写中入读_第3页
以读促写 写中入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读促写 写中入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读促写写中入读  历来阅读与写作都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在阅读这个摇篮中滋生萌芽成长。早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可是有些教师认为阅读只是为了阅读,写作只是为了写作,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大,不值得去重视,阅读和写作严重脱节。教师分析课文,把参考书上的既成结论一股脑儿倒给学生;讲起阅读理解,入木三分,丝丝入扣,可谓细致透彻;同样,讲起写作,也是记叙、议论、说明、描写、象征、结构面面俱到,把有关写作的各项经典理论灌给学生。遗憾的是,不注意两者有机结合,“各人自扫门前雪”,阅读与写作的分离已成了不争的事实。结果一学期

2、结束,文章分析除了了解若干文学史常识外,便是什么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一考完便奉还老师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多大提高,此种教学直接导致学生的写作整体水平不高,作文的成绩低,即使花了很大工夫的写作训练,也不令人满意。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丢掉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东西去奢谈所谓的改革,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想收获甚大是不可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离开任何一面,就无法奢谈另一面。  巴金说过:“我仍然感谢那两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两个启蒙先

3、生很有关系。读着读着,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唯悟而已。”朱熹也说过:“4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林黛玉让香菱熟读王维的一百首诗歌而把她培养为诗人。叶圣陶先生曾就语文这门学科提醒人们:“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可见阅读是写作的摇篮。以上观之,仿写是必要的,创作始于模仿,模仿是学习的基本途径。它着重于范文的模范作用,或以教材阅读文章为摹本,或以补充的文章为摹本,模仿其语言、结构、写作的技巧。这种体系易于上路,利于读写结合,适合初学写作的人。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生活经历和知识的积累欠

4、缺,仿写是不可超越的过程。  比如在教学《童年的朋友》一文时,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其中有一个学生找的是“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于是我再接着问,我们身边的哪些人微笑时的眼神是这样的,可以像高尔基这样描写?学生纷纷把平时所见的人逐一列举:英语老师、邻家小姑娘、班中某位同学。接着,我马上让学生来举例进行练习,这样练下来的结果是,在一次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中,有学生这样写道:  1.他真胖啊,每一次扭过头来,我就不由自主地往后躲闪,害怕他脸上的肉会甩到我的脸上。  2.他几乎没有脖子,下

5、巴圆圆的,跑起步来下巴、脸上的肉,上下左右晃动着,给人一种生机勃勃、非常有劲的感觉。  这两名同学写的是同一人,他们都抓住了同学的外貌特征:脸胖,前者用“甩”,后者用“晃”,这两个动词都很生动形象。但细推敲,后者要略高一筹,“生机勃勃、非常有劲”这两个词,还写出了人物内在,富有朝气的精神风貌。4  1.你看他,无时无刻不把双手插入上衣兜里,难道那神秘的口袋里藏有稀世珍宝?黝黑的眉毛下,眼睛虽细成一条缝,可书本上知识都是从这两条细缝“吸”进去的;架在鼻子上的那副黑眼镜,更使得他浑身充满了书香气息,他就是我们班的大才子……  2.他的脸上总是

6、挂着笑容,但让他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成了一条缝儿,远看就像“一线天”,上下眼皮像被什么东西粘住似的,就算全力去睁,也只有黄豆大小。如果让他的额头上再加上一点波浪,再来一个“背分头”,活像相声泰斗马三立。  3.他的眼睛小得出奇,离他大约三米的距离就难以分辨出他的眼睛是闭着还是睁着,他大脑里丰富的知识就是从这两条细缝中源源不断地吸收进去的。他的头很小,再小的帽子他也能轻松地戴上。他非常瘦,头发又稀又短,再配上灰色的衣服,看上去像个和尚。他写作业的时候,格外认真,仿佛在办着国家大事,这时候外界任何因素都没有能力打扰他。身子歪着,紧锁双眉,目不转睛

7、地盯着一道道作业题,头十分地低,仿佛刚有了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正准备一头扎进去研究似的。  这三名同学写的都是班级第一名,写的都很成功,形神兼备。这样长期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学生还学不会生动、具体的描写吗?在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去背诵名家名篇名段,然后有针对性地模仿写作,结果收到了不一般的效果。4  模仿文章的结构,不仅能使人获得一把理解课文的万能钥匙,而且能使人在写作和构思上就轻驾熟,一举成功。课外阅读要精选,题材、结构、写法、语言特色,要归类阅读,让学生读熟,再进行归类仿写。这就是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然后学生便可以放心写作

8、,自由写作,能够做到“使悬解之宰,窥意象而运斤;独照之匠,寻声律而定墨”。  把各类文体的结构方式、结构特征、各种变化通过阅读熟烂于心,实在是提高学生理解课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