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亦步亦趋到驾轻就熟

从亦步亦趋到驾轻就熟

ID:3148852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从亦步亦趋到驾轻就熟_第1页
从亦步亦趋到驾轻就熟_第2页
从亦步亦趋到驾轻就熟_第3页
从亦步亦趋到驾轻就熟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亦步亦趋到驾轻就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亦步亦趋到驾轻就熟  苏教版语文五上第六单元共4篇课文,分别是《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后的练习是“写一篇读后感”。但是写这种感悟性的文章,很多学生都常常写成“改版后的原文内容,加上一两句话的感想”。而这几篇文章人物形象鲜明,说理性强,是写读后感很好的凭借。为降低难度,使学生领悟写读后感的方法,学以致用,我铺设了几级台阶,在第六单元的教学中进行了统筹安排,整合处理,采用“扶――放”的形式来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一、亦步亦趋,全程陪伴  学习《天火之谜》这一篇课文时,我采用“扶”的方式,补充了大量写读后感的资料:《为科学而献身》《试航

2、》《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阅读哥白尼、布鲁诺、利赫曼、诺贝尔、冯如等科学家的故事,同时,请学生阅读课文《诺贝尔》,知道诺贝尔的故事也可运用进来作为写读后感的素材。然后请学生谈《天火之谜》这篇课文中,可以抓住人物的什么品质来谈感受――归结为两大方面: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于是请同学根据观点选择材料:“追求真理”该选择哪些人的事例,“献身科学”又该选择哪些人的事例呢?这样,学生写读后感时就会生发开去,由此及彼,对这些伟大的科学家的事迹进行评论。  此时,我考虑到学生写这样夹叙夹议的文章,往往不会起承转接,便提供了一些范例:“某人4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正是由于他们,才让人类从无知走向文明。此时,一个个

3、伟大的身影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些献身科学的科学家们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爱戴。”又如:“追求真理的路程是充满艰险的,也是让人肃然起敬的!”“追求真理该要多大的勇气啊!  它有时需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可能没有人来支持你,处于孤独无助的处境之中;还可能遭受冷言冷语,承受沉重的打击;有的甚至为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语句既起到了承接作用,又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下文中结合事例进一步展开阐述,就会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学生大致明白该怎样谋篇布局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梳理读后感的提纲:简单叙述《天火之谜》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中的关键点进行连接,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观点。(如:读到这儿,我深深地为富兰克

4、林的精神所折服。他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是那么高大,闪耀着熠熠光芒。我又想:________。此时,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光辉的形象。)――→列举科学家及其事例,再次表明观点。――→总结语,进行高度赞扬。(如:是的,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  这样,学生头脑中纲举目张,似乎是在完成一道容量较大的填空题,畏难情绪一扫而光。通过这样全面细致的导读、导写,许多学生写读后感时便会一气呵成。  二、扶放结合,定位导航4  在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时,我同样引导学生来写读后感,采用的是半扶半放的形式。很显然,读后感的主旨应与文章的最后一段紧密联系。写这样的读后感,也可以想到其他具有钢铁般顽强意志的人的故事,

5、你找到了哪些佐证的材料?大家发现本单元课文《诺贝尔》的材料,又一次可以为我所用,而且他在实验室化为灰烬、父伤弟亡的情况下,坚持研究炸药,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多么坚定的信念!联系他的事例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读后感,又是多么恰当。学生还交流了很多素材,这些材料的搜集、整理都是由学生来完成。读后感中加入他们的事例,在述说感动的同时,加深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给予我们的启示。  “这些人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你在困难面前是如何表现的?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谈。”而这样写的目的无非是找差距、明目标或再次证明“面对人生中的困境,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这一观点,文章的说服力就更强了。  接着

6、,我出示了三篇读后感例文,让学生说说自己从中学到了哪些写读后感的方法。学生此时已基本了解了写此类感悟文章的方法,如简要概括文章内容,抓住自己深有感触的一两点来写;或是抓住文章的中心观点来写,联系其他人的事例,使文章内容充实又有说服力;还可联系自己来写,这样更贴近实际等等。有了这样的框架,学生写读后感就像拥有了定位导航系统一般,只需在其中组织语言,充实内容了。  三、策马扬鞭,驾轻就熟  写《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写。先让学生构思,说说自己写读后感的思路,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学生发现写这篇文章的思路,与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的读后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中许多人物的

7、事例可以套用。老师再稍加指点,写此文要抓住“滴水穿石”4最关键的两点来写: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也可以学习文章中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来写。学生想到自身实际,觉得把自己作为反面例子来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老师顺势引导:把文章结束在反思、积极寻求进步中,可以呼唤滴水穿石的精神,传达一种正能量。当然文无定法,只要能结合事例,摆事实,谈感受,言之有理就行。此时学生下笔成文,真有一种策马扬鞭、驾轻就熟之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