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及研究构想

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及研究构想

ID:31478184

大小:1.35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1

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及研究构想_第1页
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及研究构想_第2页
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及研究构想_第3页
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及研究构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及研究构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研究构想史载祥谷万里杜金行贾海忠李格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100029)摘要:实施中医药标准化战略,加快构建中医病证诊断体系,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中医药科技竞争力的关键。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中医病证,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是中医临床和基础研究最活跃、最深入、最见成效的领域之一,198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现标准)在血瘀证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标准距今已21年,在生命科学、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该标准

2、已很难适应目前临床实际,并已成为血瘀证研究向纵深发展的瓶颈。现有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主要基于专家共识,缺少循证医学证据,体征难以量化表述,采用的检测技术相对陈旧、缺少规范,修订血瘀证标准已经成为临床和科研的重要迫切需求。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应按照中医临床思维规律,以循证医学理念,依照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标准的修订大多依据大规模临床试验结局,以及中医“以药测证”、“证效相应”的研究思路,选用古今大量临床各科有效案例,建立结构化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荟萃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通过多元信息数字整合,对诊断血瘀证的症状、体征等进行量化分析

3、,并根据各症状、体征等诊断血瘀证的准确度给予赋分,为血瘀证量化提供依据,并在进一步血瘀证研究专家咨询、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判别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筛选、权重修订标准中的实验室指标,同时分析血瘀证症状体征积分与实验指标间的关系,为血瘀证诊断提供更为客观量化的证据。最终制定出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综合的血瘀证标准量化的修订技术。在此基础上,再对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与现标准进行验证,比较其敏感度,准确度及相关指标的特异性,使修订后的血瘀证诊断标准进一步系统完善。血瘀证诊断标准的修订技术研究具有中医病证诊断标准修订的共性技术特

4、点,本研究在建立中医病证诊断结构化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人机融合方式,充分发挥信息工程、计算机智能数据挖掘技术,可探索出以充分临床疗效证据支撑,科学、实用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为中医病证诊断标准的修订研究提供有益的可通用技术。此外,有关国家也已开展血瘀证标准的制定,我国制定血瘀证诊断标准最早、影响最大,目前尚具先导地位,为继续巩固我国在该领域的主导权,本研究成果将发挥难以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关键词: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一、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中医病证,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和3中华中医

5、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基础研究最活跃、最深入、最见成效的领域之一。目前血瘀证已有的国内外诊断标准包括:198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1986年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1988年血瘀证研究的国际会议制定的国际血瘀证诊断标准参考了日本小川新的国际瘀血诊断标准试行方案、日本寺泽捷年制定的评分标准和日本中山氏压痛点标准。另外,各个专科也制定了各自的诊断标准,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我们检索了,1994.2005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期刊杂志,其中引用“血瘀证诊断标准(1986年活血化瘀专业委员

6、会制定)”的文章共200余篇,为所有血瘀证标准被引用最多者。198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现标准)在血瘀证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标准距今己20年,在生命科学、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该标准已很难适应目前临床实际,并已成为血瘀证研究向纵深发展的瓶颈。近20年来,CT、MRI、彩色多普勒、血管内超声、冠脉造影、心肌声学造影、核素显像(PET、SPECT)、oCT、内窥镜等现代检测技术飞速发展,尤其与血液、血管、血管内皮等循环和微循环相关的检测手段不断改进、提高。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1986年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主要

7、来源于专家共识,缺少临床证据支撑,循证医学理念未能体现,症状、体征未能量化表述。另外,由于检测仪器、检测方法相对陈旧、操作规范不完善(如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等),导致血瘀证诊断标准不能适应目前临床及研究工作的需要,因此,为了满足临床及科研的迫切需求,修订血瘀证诊断标准势已在必行。其次,根据中医理论,同为血瘀证,其性质存在寒、热、虚、实的不同,现标准为单一血瘀证诊断标准,尚难较全面反映血瘀证临床实际,如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热结血瘀证、痰瘀互阻。为了更进一步满足临床及科研需要,有必要区分血瘀证临床亚型。实施标准化战略

8、,加快构建血瘀证诊断体系,是提高血瘀证临床疗效和活血化瘀研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应尽量采用通用、可信、公认的技术手段与途径。近年有学者采用计算机技术对血瘀证的临床、体征和血液流变学检查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提出了血瘀证计分标准;也有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