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也谈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

历史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也谈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

ID:31471472

大小:5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0

历史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也谈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_第1页
历史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也谈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_第2页
历史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也谈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_第3页
历史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也谈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_第4页
历史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也谈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也谈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本文系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成果之一。——也谈“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朱煜(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关键词]历史课,历史意识,第二层次概念,教学评价,评课标准“历史意识”(Historicalconsciousness)指思维主体了解自身所认知的过去是什么,所要传达的概念是什么。历史意识之所以称为“意识”,含有心理学上的意义,指与人们理性思考有关的对象。张元、周樑楷主编:《方法论:历史意识与历史教科书的分析编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新竹: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

2、究所,1998年,序言。能否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对于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十分关键,也是评价“一节好的历史课”的重要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课要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对历史进行正确的理解,对史实作出合理的判断”。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36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强调:高中历史课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学习

3、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30页。那么,中学历史课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历史教育界同仁的关注。一、重视历史意识培养成为当今历史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在历史教学领域,“历史意识”已愈来愈成为历史教学法的一个关键范畴。因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的记录。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页。英国史学家卡尔说:“历

4、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互为作用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15页。法国年鉴学派大师马克·布洛克也说过,“统帅和启迪历史研究的是‘理解’”。[法]马克·布洛克:《历史学家的记忆》,黄艳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1页。在“后现代主义”史学看来,历史是一种由历史学家建构出的自圆其说的论述,是历史学家对过去的解释,是一种思维的产物。基于历史学的属性,近年来历史教学界9逐渐认识到,“学生不能

5、仅是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要“使学生藉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台北: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第144、156页。早在1925年,民国史学家何炳松在其《历史教授法》中即已包含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论述。何氏认为,历史课有注入和启发两种教学方法。“用注入的方法,一切研究同说明的责任统在教师一个人身上。用启发式的方法,由教师供给资料,叫学生自己去做建设的事业。”“教学法上的趋势在于养成学生自动研究的习惯”,也就是教

6、师启发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教师补充参考资料,并且设计种种问题来提问学生,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析能力。历史课不仅要重视教科书的运用,而且要通过适当补充一些历史名著等资料,使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史识、目的、资料与偏见,了解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何炳松:《历史教学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82、89~91页。何氏有关“自动研究的习惯”之训练,实际上就是提倡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1932年,胡哲敷在《历史教学法》一书中,主张“把历史内容析为若干问题”进行教学。步骤是:先让学生了解“本问题的事实”

7、,即将史实的正面、反面、侧面都弄清楚,然后追问本问题的原因,而于原因之中,更须分析其远因、近因、主因、副因,其次再看本问题还有什么背景,然后再看问题的解决情形和最后的结果,以及该问题对此后事件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胡哲敷:《历史教学法》,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第137~139页。在国外,近几十年来,历史教学界普遍将历史意识的培养作为历史课的主要价值取向。英美学者认为,历史课不应该仅仅灌输某些史事、故事,而应该教导学生有关历史学科的“关键概念”,让学生体会历史知识的构成和组织原则的认知过程。李彼得认为,历史的

8、“关键概念”有两类:一类是“具体概念”,如君主、条约、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等,另一类是“第二层次概念”,即帮助史家组织历史、赋予意义的基本原则,这其中包括有代表性的史料、变迁、原因、神入、解释、时序等结构性概念,第二层次概念不是历史概念(conceptsinhistory),而是历史的概念(conceptsofhistory),历史课教学的重心应在第二层次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