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

班级管理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

ID:3145190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班级管理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_第1页
班级管理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_第2页
班级管理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_第3页
班级管理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_第4页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班级管理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  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引领人们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它以美的形象、情的感染,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懂得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自己,改造世界。  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班主任是学校美育教育的中流砥柱。那么班主任该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审美呢?  (一)指导学生欣赏美  鉴于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由表及里、

2、由浅入深,班主任要首先对学生予以感官上的刺激,学会欣赏美。  1.欣赏自然美。可以利用春、秋游时机,和学生一起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春天,新芽吐绿,草长莺飞,一切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秋天,果实飘香,层林尽染,一切充满着丰收的喜悦。在师生共同领略了大自然的无限美景时,无形之中领略了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真谛,深层次地感受那股悠闲自得的审美意境。  2.欣赏人文艺术美。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当地的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艺术欣赏活动,如观看艺术展、参观博物馆或看电影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欣赏美,奏响学生审美教育的前奏

3、。4  (二)指导学生感受美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1.了解学生审美的意向。环境不同,人会不同。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审美意向。要正确地引导学生感受美,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审美意向。班主任只有了解时代特点和学生喜爱,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的审美意向。  2.提供学生感受美的机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位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培养学生的美的感受力。如果你是一位爱好体育的班主任,不妨多组织学生去观看一些体育比赛,因为运动是一种力量美,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

4、主义荣誉感和爱国情怀;如果你是一位爱好阅读的班主任,不妨多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唐诗宋词、哲人诗文、意义深邃的名言名句,能够启迪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总之,班主任应尽可能多渠道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美。  (三)指导学生创造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这种美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班主任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表现美、创造美。  1.创造优美的班级环境。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整洁雅致的班级环境既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又能很好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也能让学生产生美感。4  2.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美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社

5、会美。班级要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就要设法创造出一种人际关系美。学生都渴望与同伴交往,渴望友谊。班主任应帮助学生“求同存异”,培育友谊,让同学们建立起信任、互助、宽容、理解的亲密关系。  二、班主任要成为美的使者  要让学生学会审美,班主任首先自身要会审美,成为美的使者。  (一)形象美  良好的仪表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作为教师,服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出对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尊重,是自爱、爱人、爱生活的一种表现。  服装得体,仪容整洁。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学生会通过观察老师的服饰来打扮

6、自己。如果说相貌是天生的,那么整洁的仪容则是后天形成的。班主任应打扮得整洁朴素,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二)行为美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班主任应处处率先垂范。微笑是面向学生心灵的一门精细活,在某些特定的时机,班主任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信任的微笑能打开学生求知和沟通的心扉,激发其进步的热情。微笑是无声的语言,它可以表达许多喜欢、关心、赞许等美好的情感。学会微笑,你就会变成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  (三)语言美4  教师的粗暴批评,挖苦讽刺会挫伤学生的

7、信心和志气,而发自内心的肯定则可以让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班主任表扬运用得好,会让学生终身难忘,甚至影响其一生。  师生通过具体生动的审美实践活动,相信一定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崇高的精神境界,获得美的正确认识,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对生活中的美丑、善恶等作出正确的判断,让美育的多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建宁小学)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