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50643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浅谈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语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语文教学 摘要:小学生由于受经验和智力水平的局限,他们的情感不够丰富,也不够深刻。他们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常常流露于表面。一旦开心,就会喜形于色;反之,就会垂头丧气,闷闷不乐,这是小学生所具有的最明显的情绪和情感特点。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地组织语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地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所共同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根据小学生的感知特点组织教学 感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活动的初级阶段
2、,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一切知识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只有熟知小学生的感知特点,才能更有效地、生动活泼地组织教学。4 (1)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学生处在一个生动活泼、形象多样、趣味横生的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的感知就会受兴趣和情绪的支配,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低年级生字的时候,教师要采用生动、鲜明的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挂图、录像、幻灯机等),一边示范发音,一边手持实物及图片,让学生听其音、观其形,同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其义,鼓励小学生充分发言,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也可采用做游戏、猜字谜、讨论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小学生在快乐中感知事物,在快
3、乐中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例如:在教学《长城》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由远及近),然后再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有条理、有顺序地说出长城的远景和近景。这样学生就深刻理解了作者的观察方法。同时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察一处景物,进行作文训练,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使学生在训练中形成良好的感知事物的心理特点。 二、遵循小学生记忆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教给学生记忆方法 (1)比较记忆法。可引导学生把学过的形似字归类总结,进行分析、比较,并潜移默
4、化地让学生弄清偏旁与字义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中加深了记忆。 (2)理解记忆法。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学生只有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理清了文章的层次结构,背诵下来才能牢固地留在记忆中。例如:在指导学生背诵《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两个自然段时,就须让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邱少云当时被火烧的痛苦,同时也要体会当时作者焦急而无奈的心情。这样通过反复诵读,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背诵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3)反复诵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对古诗来说,更需要进行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既可以领会其思想内容,也可培养学生的
5、语感,是一种极佳的记忆方法。4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同遗忘作斗争,坚持做到经常复习和及时复习相结合,分期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小单元和大单元的复习,同一内容可采用不同的复习方式,将知识多方面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遗忘,便于知识的记忆及巩固,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情绪和情感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
6、的神情,并以此调整教学,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其始终处于愉悦的情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中。记得我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当学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默默地诵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时,我发现他们完全进入一种痴迷的状态。这就是以情教学的一个实例。 四、倡导自主学习,发展学生思维4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起来。因此,在整个小学教学期间,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
7、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正确感知教材,使他们首先在头脑中产生清晰完整的表象,使其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疑问,并通过讨论、询问、实践体会等方式得到解决,从而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第五小学)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