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50243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两极分化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两极分化问题 摘要:数学是小学众多学科中的重点学科,且小学时期学生打下的数学学习基础,对于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升,所学知识的难度也有所增加,由于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个体差异影响,极易出现数学学习两极分化问题,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两极分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对教师指导教学和学生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两极分化 在小学高年级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的两极分化问题极为普遍,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受到及时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要改善两极分
2、化的状况,首先要从本质入手,分析造成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 1.学生个体差异性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从而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较大差异,由此产生的心理落差会恶化学生的两极分化情况。同时教材内容的变化和版本的变更,使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教材的教学内容,还有更换数学教师的情况,更会使学生难以适应教师的讲课风格,给学生的学习造成“断层”4,久而久之,学生的厌学情绪会更加严重,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减弱,学生的成绩逐渐恶化,两极分化现象就更加严重了。 2.教
3、师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 受教师年龄的限制,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一味地给学生传授、灌输知识,使学生不能从课堂教学中收获自己想学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低迷,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在当前新课改教学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不能满足教学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的,所以,教师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式中过于死板传统的部分。 3.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很多教师都认为,在课堂上将课本及教学计划中的知识,保质保量地教会学生,就算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其实不然。学生学习不仅要收获知识,更重
4、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更加实用的数学运算技能,培养数学思维。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下也能够独立开展自主探索,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常态。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得到提升,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就能得到改善。 二、解决两极分化问题的改进措施 1.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4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很大的帮助作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
5、教学理念,用最新的教学思想武装自己,不断钻研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困生在学习中看到希望与动力,缩小两极学生的学习差距,改善高年级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两极分化问题。 2.教师不断改善工作态度 教师教学贵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两极分化问题的出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认为数学学习难度过大,不相信自身能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主动为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
6、,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幽默生动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建立起良性沟通。 3.针对性辅导,缩小学生间差距 学习上的差距,一方面是学生智力水平和思维灵敏度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受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教师应该正确分析学生间产生差距的原因,对学困生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给予学困生及时的辅导和足够的关注,所以,教师应该针对学困生和优生给予区别性的教学和辅导策略,针对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足够的学习热情,遇到难题也不会轻易放弃,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主动为缩小与优生间的差距而努力。4 两极分化问题是教学中应该避免的问题,要想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和学生
7、应该共同努力,从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让高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数学基础,普遍提高成绩,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做铺垫,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程大宝.实施有效教学遏止“两极分化”[J].新课程:下,2011(4). [2]马小强,何苏芳.小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甘肃教育,2011(9).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