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

浅谈中职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

ID:3144901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浅谈中职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_第1页
浅谈中职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_第2页
浅谈中职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_第3页
浅谈中职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职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职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  摘要:通过对当前经济发展需求和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提出新形势下,中职学校专业课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作出符合市场职业需求的改革,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有用的技术行业初、中级人才。简单结合课改精神中职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和广大同行做个交流。  关键词: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  液压传动这门课程是讲述如何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在密闭系统中,依靠液体压力来传递运动、动力或某种信息(如开、关信号)的传动方式。该技术自1795年诞生以来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液压传动

2、技术已经广泛地同机械、电子、气动技术结合,形成了很多融机、电、气、液于一体的设备。作为大多数机器或装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决定了液压传动这门课程必将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员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对当前经济发展需求和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文章提出新形势下,中职学校专业课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作出符合市场职业需求的改革,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有用的技术行业初、中级人才。笔者想简单谈谈结合课改精神中职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和广大同行做个交流。如何提高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质量,我认为以下三点很重要:  一

3、、抓住学科脉络4  液压传动课程主要讲授三大部分的内容:  1.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工作介质、液体静力学、液体动力学、孔口与缝隙流量、气穴与液压冲击。讲授这部分知识大概需要10课时。这部分知识的特点是大部分物理量、单位为初、高中所学,关键是复习,难点在单位的换算;另外就是流体力学新知识的掌握。  2.系统的组成  此部分为系统的各个组成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讲授这部分知识大概需要20课时。重点是动力元件和控制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这一部分涉及大量机械制图知识。  3.整个系统  此部分是将所有局部组合在一起构成整体,这

4、是液压传动课程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讲授这部分知识大概需要12课时。根据这门课程的地位、作用和学习这门课程所需的知识体系,综合分析该课程最佳开课时间应设在学生系统的学习机械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就是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学期课时数应在42学时以上。  二、多种教学手段灵活运用  1.针对基础知识的教学4  针对这一部分和动力元件的参数部分,因为理论性较强,有些兄弟院校在教改过程中决定干脆砍掉不讲,以免被说成是大学教育的压缩版。我不赞成将这一部分砍掉不讲。道里很浅显,假如你不懂得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那么你不会了解液体在系统内

5、流动时的能量转换关系,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你就不能从病理的角度去分析故障,其结果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但是,这部分知识也不能讲得太深入,否则,就真成了“大学教育的压缩版”了。笔者认为的尺度是:学员应该对最基础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换算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对流体力学的一些理论应能够理解,但并不要求记忆公式,在辅助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学员应能够查得公式及有关参数来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任务。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相结合,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即讲即练,重在练习。  2.针对系统组成的教学  针对这部分教学我主张采用演示法与练习法相

6、结合。以多媒体动画演示结构和工作过程,在以实物拆解的方法加以练习,真正做到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信息量较大,有时学员难以把握课节重点,最好能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便于学员抓住课节脉络,及时做好记录。  3.针对整个系统的教学  学习这一部分的难点在于工作介质是在管路和元件的内部流动,难于观察,不容易获得感性认识。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动态透明系统教具,通过观察法教学,还可以采用实验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组装系统,完成实验任务,使学员获得感性认识。没

7、有条件的,可以有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系统的工作。光靠课本图解、挂图来讲解,教学效果是很差的。  三、严谨的考核方式4  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是纸上谈兵,要杜绝高分低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考核学员的时候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不同个体存在的不同问题,及时解决。笔者的考核方法是: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用以考核知识的掌握程度;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课堂提问、练习、实验、作业、出勤,用以考核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员的实际表现,只有在各个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才能在总成绩上获得优异的成绩。  最后,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与学

8、生学的过程,无论你采取什么办法,只要你在确保教授内容的正确性的同时又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那么你的方法应该就是可取的。笔者愿意同广大同行交流技术问题,交流教学心得,不周之处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宏友.液压与气动技术[M].大连理工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