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875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浅论如何让语文教学迸发“生成”的火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如何让语文教学迸发“生成”的火花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生成性教学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在教学中教者发现采取构建环境、调控预设、转变评价、学会等待等方法,可以促进教学迸发“生成”的火花。 [关键词]生成环境预设评价等待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16 “课堂生成”的理论最早是由叶澜教授提出来的,目的是突破传统教学“特殊认识活动论”的框架。课堂教学的生成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项重要教学理念,是一个全新的热点话题,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对于改变传统教学过分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的特点,走出语文教学的简单
2、化、知识化和模式化格局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师要关注课堂生成,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生成主体,要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经历、经验对文本、对事物产生独特的感悟和理解,发现新问题,通过思考交流生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不断拓展课程资源,把学习引向深入,逐渐完成自我知识建构。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新型环境,让生成不期而遇4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构建一种民主、融洽、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能消除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
3、说错了,也不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讽。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个性的独立体,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我在教学过程中就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论学生的发言是否恰当,首先肯定他们能够做到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应为自己敢于发言而自豪。让他们在课堂上放下思想包袱,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吐露出来,这样不仅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而且活跃了思维,这就为生成创造了条件,使得“生成”的火花璀璨夺目。 只有给学生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用民主、宽容、随和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发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生成才会不期而遇。 二、合理调控
4、预设,彰生成无限魅力 在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不能对学生的学习采取“填鸭式”的灌输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因为教者的思维不可以完全代替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对课堂内容有着不一样的思考角度,他们会提出一些与课堂预设不一样的问题,此时,教者应顺势引导挖掘更深层次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有长足的发展。因此,教师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的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智慧,让生成更精彩,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4 对此,我们在编写教案时,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应该在详细了解学生的基础
5、和能力之后再充分预设,教学的流程也最大程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更多的课堂时间、活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讨,敢于提出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与同学、老师和教材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挑战权威,这样在争鸣、批驳、质疑、探索中,课堂会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而学生的兴趣之火、思维之火、见解之火也会形成燎原之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合理预设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只有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课堂反馈、目标达成有合理的预设,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实际不断调控预设,一节课才能真正出彩。 三、学会等待学生,促生成精彩纷呈 “生活若是一条河,等待便是舒缓的河段;
6、生活若是一串珍珠,等待便是绵长而坚固的线。”学生是不断发展中的人,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于自身经历的不同、知识厚薄的不同、思考角度的差异等,可能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出现疑惑、不解,在回答时可能给出的是离题万里的结论,甚至会出现课堂“冷场”的局面。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对新知识急于分析、解释,而是等待,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与已有知识的异同和联系,等待学生去动脑、动手、动口,等待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智慧的火花得以闪现。 在教学中的等待并不是一种不负责的放弃,而是一种遵循教育规律的理性选择。等待或许很漫长,等待也许并不一定就有好结果,但教学离
7、不开等待!教师必须学会等待,相信学生们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惊喜,相信生成在等待中精彩纷呈!4 四、转变评价方式,催生成不断涌现 过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习效果上,教师对学生能够说出与自己心中所认可的“标准答案”,就会赞赏有加,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努力思考、积极参与的行为,这样严重的形式化评价渐渐使学生失去积极发言的热情,忽视了对评价的重视。 因此,教师要注意转变评价方式,要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情感态度。要采用更多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