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688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谈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要: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的提问能力较差。从中学一线化学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阐述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化学教学;互动课堂;良好习惯 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疑”也就是学习中的问题意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敢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问题意识”应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一种追
2、求。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提问为主,学生思考较少,导致其主动性不能体现;此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提问人数也日趋下降。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提问能力是我们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形成互动课堂,使学生想问 在课堂教学中,提供有助于提问的感性材料,营造有助于学生提问的氛围,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时,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也会增多,学生在互相交流合作中受到启迪,容易促进问题的生成。4 例如,在原电池的学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在由Mg、A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Mg是原电池
3、的正极还是负极?为什么?(2)我们能否改变条件,使Mg得到电子成为原电池的正极,使Al失去电子成为负极? 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即把稀硫酸换成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让学生观察两种情况下的实验现象,学生自然提出问题:金属Mg在NaOH溶液中为什么会产生H2呢?有没有Mg在NaOH溶液中发生溶解?此时,我就能引导学生共同探讨Mg、Al、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样,通过学生问题的提出,把课堂教学推向深入。 “学贵有疑。”每次质疑与解疑的过程,恰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
4、发现问题,思考探索,才能使课堂不断绽放出动态生成的绚丽智慧之花。 二、要培养学生主动、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 一开始,学生肯定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在课堂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善于提出相关的化学问题,这方面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究。 1.善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直面化学信息,但同时也要善于控制局面。导与引,这是提问展开的前期工作,也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5、 比如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什么?“雷雨发庄稼”是什么意思?家庭煮饭用的罐装液化气的成分是什么?由烧液化气改烧天然气,原来的炉灶还能用吗?为什么?等等。4 2.要无条件地接受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一开始就打击他;先全盘接受,后与学生一起筛选,哪些是我们想要解决的,哪些能用化学方法来解决,哪些是你现在能够解决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所以,课堂教学任务有可能当堂无法完成,但这样能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其实,很多学生都希望能用自己的问题来考一考别人。所以善待学生的提问,能倾听学生的提问,尊重学生是鼓励学生提问最好的方法。 三
6、、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提问,提高提问的“含金量” 一开始,学生的提问没有目的性,他们的思维很乱,想到什么就提什么,也不加以分析,而通过教师上课的引导,引导学生对大家所提的问题进行讨论,哪些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哪些问题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认识。每次学生提问之后,教师要引导全体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提有效的问题,提创新性的问题,提高提问的“含金量”。 特别是在设计开放性例题的时候,既要使学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所以更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 如:在“实验操作”一课中,分组后均需合作完成
7、两个任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萃取。有的学生操作方法混淆,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合作技能的训练。当某一小组一时无法完成合作任务时,教师先进行观察,不要急于介入,而是启发学生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答案的给出者,而是顾问、引导者,在这里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就显得格外重要。4 当然,在提出问题的对象和时间上,包括老师、同学;可在课堂上问,也可在课外问,还可以在学习中问。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过程,这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军.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高中化学[
8、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王后雄.化学教学诊断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吴星.走进高中新课改化学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编辑李建军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